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整体水平探索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宿主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挖掘其感染宿主细胞和导致宿主细胞病变的关键基因,为Hp感染的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可以为细菌-宿主联合靶向治疗提供基础。方法利用Hp感染的宿主细胞表达谱,基于激活子网算法构建了Hp感染激活子网,并对子网中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分类。结果通过GO分类发现,子网中主要涉及宿主免疫反应的基因、细胞骨架相关基因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结论幽门螺杆菌侵染宿主主要引发宿主的免疫反应、细菌进入宿主细胞的反应和宿主增殖与病变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急诊延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急诊延误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后护理,整体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行全面护理。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从发病到进行PCI治疗所用时间及延误的原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影响急诊延误行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不够充分;院内原因导致患者不能及时就诊和转运;院内绿色通道系统不够完善。整体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2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延误行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分析,针对原因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对绿色通道系统进行完善,尽早抢救患者生命,增加手术成功率;全面细致的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专项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和疾病认知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在本院选择120例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采用统计学抽签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与护理均相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分析用药期间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行为和疾病认知率的差异。结果实施专项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测量主动性、规律服药、坚持运动和戒烟戒酒等自我管理行为和疾病认知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项护理干预促进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更有依从性及自我控制,血压控制更具主动性,更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牙体组织大面积缺损至龈下2mm的磨牙,经桩核冠修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4例97个冠部缺损至龈下的磨牙行牙冠延长术,重建牙龈上皮附着,再行桩核制作及全冠修复。结果:在修复后三年多时间内,仅1个磨牙因根折而修复失败,其余病例均达到了良好的修复效果。结论:冠部大面积缺损至龈下的磨牙应用牙冠延长术后行桩核冠修复治疗,可恢复患牙的咀嚼功能,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注射凝血酶原封堵假性动脉瘤的观察及护理.方法用0.9%生理盐水3ml稀释凝血酶500∪缓慢注入瘤腔.结果2例患者均封堵成功.结论超声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简单、经济、痛苦小、疗效好、易于被患者接受的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联合刺五加注射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刺五加注射液联合灌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灌肠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指标、肠镜指标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和肠镜指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临床症状和肠镜指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刺五加注射液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整体水平探索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宿主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挖掘其感染宿主细胞和导致宿主细胞病变的关键基因,为Hp感染的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可以为细菌-宿主联合靶向治疗提供基础。方法利用Hp感染的宿主细胞表达谱,基于激活子网算法构建了Hp感染激活子网,并对子网中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分类。结果通过GO分类发现,子网中主要涉及宿主免疫反应的基因、细胞骨架相关基因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结论幽门螺杆菌侵染宿主主要引发宿主的免疫反应、细菌进入宿主细胞的反应和宿主增殖与病变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地区幽门螺杆菌(H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谱。方法 收集2010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台州市4 家医院住院及门诊39 099 例胃镜检查患者的胃黏膜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采用平板掺入法检测分离株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的耐药性。结果 共获得HP临床分离株13 038 株,耐药检测显示,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93%,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药率<0.5%。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于2011 年达到高点,此后耐药率逐年降低(P<0.01);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的联合耐药率在2011 年达到最高(P<0.01),此后明显下降,但2013 年与2012 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台州地区HP分离株对甲硝唑的耐药率最高,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和呋喃唑酮耐药率较低,临床治疗应选用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和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耐药率有下降趋势,但两药的联合耐药率未出现降低,多耐菌株的出现及其原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骨密度水平下降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4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选择同期30例正常体检人群为对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 炎症性肠病患者骨密度测定值为1.18±0.41、T值为-1.12±0.88、Z值为-0.66±0.75,对比正常对照组骨密度、T值、Z值均有下降,存在较高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患病率.结论 炎症性肠病易于并发骨质疏松及骨密度降低,及时识别和处理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骨质疏松,对于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牙根内吸收伴根管壁穿孔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6例上前牙牙根内吸收伴根管壁穿孔患者,以碘仿+Ca(OH)2糊剂与牙胶尖完成根充.结果 6例上前牙牙根内吸收患牙全部治疗完成后,1 a后随访,5例成功,1例失败.结论 以碘仿+Ca(OH)2糊剂与牙胶尖完成根充,可有效阻止根管内吸收,促进根管壁穿孔部位硬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