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糖尿病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桂艳  吴永生 《口腔医学》2007,27(8):439-440,448
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对口腔生理和健康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就糖尿病对牙周组织各组成部分: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牙龈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和分布变化。方法:选用40只雄性SD大鼠,于加力后0 d、3 d、7 d、14 d、21 d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明胶酶-2(MMP-2)的表达,计算平均光密度(OD)和积分光密度(IOD)。结果:牙齿移动后牙周膜两侧MMP-2表达增加,破骨细胞、破牙本质细胞、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部分成骨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染色阳性。OD表现动态变化,7 d最低,而后缓慢升高。加力后IOD逐渐升高,7 d达到顶峰而后缓慢下降,21 d时仍维持在高水平。结论:牙齿移动时MMP-2呈规律性变化,与牙齿正畸骨改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正畸牙移动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用80只雄性SD大鼠,牵引左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实验组以STZ腹腔注射制备Ⅰ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注射柠檬酸缓冲液,3周后开始实验。分别在加力0、3、7、14、21天处死大鼠,记录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组织HE染色后,观察牙周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①实验组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在移动末期明显大于对照组;②实验组骨质疏松;③实验组大鼠压力侧破骨细胞数在骨吸收期少于对照组,3、7、14天有统计学意义;④实验组大鼠在骨形成期张力侧成骨细胞数少于对照组,14、21天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导致正畸牙齿移动末期牙齿移动速度加快;②糖尿病骨质反应能力降低,牙齿移动过程中破骨活动和成骨过程均受抑制。  相似文献   
4.
吴文江  李会英  闫桂艳 《新医学》2009,40(8):518-520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黏膜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口腔黏膜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予口腔血管瘤内注射消痔灵注射液和2%利多卡因,每次2~6mL,每周治疗1次,直至痊愈,最多治疗6次,观察其疗效。结果:32例患者治愈18例(56%),好转14例(44%),总有效率为100%。随访3~14年,2—4年后血管瘤局部点状或小片状复发7例(21%),重复注射1—2次后痊愈。注射部位中度疼痛13例、溃疡4例,均不影响治疗,对症处理后疼痛好转、溃疡痊愈。结论:消痔灵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黏膜部的海绵状血管瘤操作方法简单,疗效较好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 2)的分布和表达变化,研究糖尿病对牙周组织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雄性SD大鼠, 牵引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实验组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3周后开始实验,分别于加力后0、3、7、14、21 d处死大鼠,应用两步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牙周组织MMP- 2的表达。结果MMP- 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牙齿移动后,牙周膜两侧MMP- 2表达增加,破骨细胞、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部分成骨细胞MMP- 2染色阳性。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变化较对照组小。平均光密度表现动态变化,7 d最低,而后缓慢升高。加力后积分光密度逐渐升高,7 d达到顶峰,而后缓慢下降,21 d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未加力时,糖尿病大鼠颌骨胶原代谢增强。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糖尿病大鼠骨质反应能力降低,胶原代谢较弱,牙齿移动时MMP- 2呈规律性变化,与牙齿正畸骨改建关系密切,在牙齿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控制下糖尿病对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三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C组)。牙齿移动3、7、14、21天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及移动牙齿的近、远中颌骨中骨钙素含量,并对牙槽骨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用生化法检查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的变化。结果①颌骨骨钙素含量近中7、14天,B组显著高于A组、c组;14天,C组显著高于A组;远中14、21天,B组显著高于A组、c组;14天,C组显著高于A组。余均无差别。②血清骨钙素含量各时间段各组间无差异。③血清钙7、14天,碱性磷酸酶7、21天,B组均显著高于A组、C组;余无差异。血清磷7天,B组显著低于A组、c组;余无差异。结论①胰岛素控制下,糖尿病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可达到有效治疗效果②未控制的糖尿病大鼠试验过程中有骨质疏松现象,进行正畸牙齿移动应慎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蒜素调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对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破骨细胞,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采用30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60 ng/mL RANKL培养,实验组第1、3、7天进行大蒜素(20 μg/mL)干预。采用CCK-8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及定量检测TRAP酶活性,通过RT-PCR检测RANK mRNA表达量。结果 与本组第1天比较,两组第3天破骨细胞增殖均降低(P<0.01),TRAP酶活性增加(P<0.01),实验组第3天RANK mRNA表达降低(P<0.05);与本组第3天比较,第7天两组破骨细胞增殖能力增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第1天RANK mRNA表达更高(P<0.05),第3、7天破骨细胞增殖能力及RANK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第7天TRAP酶活性降低(P<0.01)。结论 大蒜素对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对破骨细胞胞的增殖、RANK mRNA表达、破骨细胞活性作用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