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In-Ceram氧化铝全瓷冠与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综合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需要前牙修复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氧化铝全瓷冠修复,对照组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修复后12个月,根据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对修复体的边缘着色、密合度、形态、颜色、周围龋坏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病例修...  相似文献   
2.
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对纯钛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模拟口腔环境,研究阳极氧化纯钛试样在不同氟离子浓度人工唾液中的腐蚀情况。方法:采用塔菲尔(tafel)曲线测试,测定阳极氧化纯钛试样及自然氧化纯钛试样在不同氟离子(F^-)浓度(500×10^-6、750×10^-6、1000×10^-6)人工唾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极化电阻(Rp),并以人工唾液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观察不同纯钛试样腐蚀前后形貌。结果:F^-和阳极氧化对纯钛腐蚀性的影响均有显著性,P〈0.05。1.纯钛试样在含氟人工唾液中Icorr明显增大,Rp明显减小,腐蚀速度加快。2.对纯钛试样进行阳极氧化后,在四种腐蚀介质中Icorr均明显减小,Rp明显增大,腐蚀速度减慢。3.纯钛试样在F-浓度为500×10^-6人工唾液中Icorr最大,Rp最小,腐蚀速度最快。结论:人工唾液中加入F-后纯钛试样的腐蚀加重,且在F-浓度为500×10^-6时纯钛试样腐蚀最严重;阳极氧化可以显著提高纯钛试样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3.
4.
宋冰  闫嘉群  宋红权  米娜  焦晓辉 《口腔医学》2019,39(12):1068-1072
目的为了评估GCH1基因多态性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中的作用,本实验研究GCH1基因在黑龙江地区与NSCL/P相关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了GCH1基因研究组血样314例对照组和280例NSCL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NaPshot的方法GCH1基因的3个SNPs位点(rs17128050,rs8004018,和rs17128077)进行基因分型。对样本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χ~2检验)。统计学分析全部采用SAS v9.1.3统计学软件,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结果显示,GCH1 rs17128050(P=0.04)、GCH1 rs8004018(P=0.02)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CLP组GCH1 rs17128050(P=0.03)、GCH1 rs8004018(P=0.0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研究证明GCH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黑龙江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之间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粘接剂对双层结构的全瓷冠及粘结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CBCT图像,构建双层结构的全瓷冠(核瓷层和饰瓷层),粘接剂层,牙体组织,牙根,牙周膜,牙槽骨各部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3种不同咬合方向载荷200N 的加载方式,分析不同种类的粘接剂(3M Luting2组、DMG PermaCem组以及Kerr Maxcem Elite组)粘固后,饰瓷层及粘接剂层的应力大小及分布状况。结果:粘接层和饰瓷层应力主要集中在加载点附近。随着粘接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粘接剂的等效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均呈上升趋势,位于饰瓷层的等效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结论:全瓷冠在不同粘接材料粘固后受到力的作用时,等效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分布有向加载侧分布的趋势。使用高弹性模量的粘接剂可能会降低全瓷冠的受力,减少崩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纯钛在不同漱口液中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漱口液对牙科用纯钛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特性的影响。方法用电化学分析仪测定纯钛在几种不同漱口液中的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密度、极化电阻,并以人工唾液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SEM)观察试样腐蚀前后形貌变化。结果纯钛在中药成分的漱口液以及0.05%NaF漱口液中耐腐蚀性与对照组人工唾液无明显差异(P>0.05)。在0.2%NaF漱口液中,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增大,自腐蚀电位(Ecorr)和极化电阻(Rp)降低,耐腐蚀性能与对照组人工唾液有显著性差异(P<0.01)。FSEM示纯钛表面在0.2%NaF漱口液中腐蚀更严重。结论0.2%NaF漱口液可使纯钛金属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铸造前纯钛和钴铬合金的耐腐蚀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纯钛和新配方钴铬合金在体外的电化学腐蚀性.方法:应用Tafel曲线电化学腐蚀测量法,将纯钛合金和新配方钴铬合金浸泡在人工唾液和自来水中,温度室温,pH值为6.8,测量试件的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和极化电阻.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态变化.结果:纯钛和钴铬合金在人工唾液和自来水中的腐蚀性均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同种金属在人工唾液和自来水中的腐蚀性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纯钛金属表面的腐蚀痕迹比钴铬合金表面的腐蚀痕迹明显.结论:新配方钴铬合金比纯钛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而人工唾液比自来水对这两种金属的腐蚀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68例口腔鳞癌未探及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依据临床触诊及影像学结果将淋巴结分为三组,并对比各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学特点的相关性。结果:cN0期口腔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与年龄、原发灶的大小、病理分化及生长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牙龈癌及颊黏膜癌原发肿瘤越大发生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几率越高。临床影像学未探及肿大淋巴结组其淋巴结阳性率与原发肿瘤大小及肿瘤生长方式密切相关(P<0.05),影像学肿大淋巴结小于1 cm组其颈部淋巴结阳性率与原发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的隐匿性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明确隐匿性转移的危险因素,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