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下颌矢状劈开去骨术后下颌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行下颌矢状劈开去骨术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完整采集每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半年的头面部CT数据,应用逆向工程软件Surfacer V9,利用三维CT分体重建和配准分割技术,对下颌矢状劈开去骨术后半年的效果及下颌骨局部骨质的再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下颌矢状劈开去骨术后半年,下颌骨局部有明显凹陷,比术前平均凹陷(3.64±1.67)mm,以下颌骨外斜线部位最为明显;术后半年去骨区域体积缩小率为55%±9%。2)与术后即刻相比,术后半年局部骨质有再生,去骨区域有84.6%±7.3%的骨质属新生骨,增生的主要部位为下颌角区。结论行下颌矢状劈开去骨术可达到缩小面下部宽度的目的,术后应尽量减少咬肌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探讨大分割调强放疗(IMRT,70Gy/28次/6周)与常规调强放疗(78Gy/39次/8周)治疗前列腺癌的早发和迟发性毒副作用和疗效.方法 2005~2010年间,我院有27例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大分割调强放疗,30例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常规调强放疗,其中18例患者的临床靶体积(CTV)包括前列腺、精囊及盆腔淋巴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山药配伍对小剂量多次链脲佐菌素(MLD—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应机制。方法以低剂量链脲佐菌素多次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制备好模型小鼠分为山药组(1.4g·kg^-1·d^-1)、黄芪组(2.8g·kg^-1·d^-1)、配伍组(山药加黄芪4.2g·kg^-1·d^-1)及模型组(等量蒸馏水进行灌胃),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每周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及体质量,4周后处死小鼠。形态学方法观察胰岛病理结构变化,TUNEL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含量;MTF测定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的增殖反应,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脾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处理组对血糖的升高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体质量的降低也有改善作用。胰岛病理结构显示各药物处理组均能改善胰岛病理损伤,对胰岛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其中配伍组效果明显。各药物处理组对NO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山药组、配伍组明显上调SOD表达;黄芪组、配伍组脾细胞对ConA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同时Th1/Th2分泌因子比值下调。结论黄芪、山药配伍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其机制是通过抗氧化及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金凤  秦佩宁  郝云飞 《江苏医药》1999,25(12):969-969
多种耐药结核(MDR-TB)是指结核杆菌对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抗结核药产生耐药。通过对我院1994年和1996年二年门诊和住院病人中痰培养抗酸杆菌阳性的1010例病人作了药敏试验,MDR-TB为448例,占44.3%。现将临床资料完整的78例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对78例门诊和住院的初、复治病人的痰标本,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抗酸分支杆菌为阳性的标本作药敏试验,测定药物为链霉素(S)、异烟肼(H)、对氨基水杨酸钠(P)、利福平(R)、卡那霉素(K)、盐酸乙胺丁醇(E)、丙硫异烟胺(TH1321)、吡嗪酸胺(Z)、卷曲霉素(CPM)、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5.
排龈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固定义齿修复中良好的排龈不仅能够获得基牙颈部龈下肩台清晰准确的印模,而且能够保护龈沟底上皮附着,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牙周的生物学宽度不受侵犯。本文就国内外排龈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下颌骨外板与颅骨外板移植后吸收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比较下颌骨外板与颅骨外板移植后的吸收率.以为下颌骨外板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12个月龄成年小香猪8只,分别截取一侧下颌骨外板及部分颅顶部外板并修整成相同大小(2.5 cm×1.0 cm),用排水法测量体积后将两骨块贴附植于鼻拱部两侧.随机挑选2只动物,于术后12周处死,取下颌骨外板及颅骨外板贴附植骨区各1.5 cm×0.5 cm大小骨质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另6只动物于术后24周处死,用印模材料翻制移植骨块模型后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同时取骨质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下颌骨外板贴附移植后总体吸收率为(41±5)%,颅骨外板为(46±1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移植骨愈合改建过程与颅骨外板一致.结论 下颌骨外板是颅面部贴附植骨良好的自体骨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rtPA静脉溶栓后联合支架取栓及rtPA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18例患者随机从2015-09—2017-09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筛选,所有患者经rtPA静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及rtPA动脉溶栓治疗,通过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价取栓效果,采用t检验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的NIHSS评分,术后90d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结果 18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部分或完全再通;术前与术后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疗效评估,其中15例患者(83%)mRS评分其预后良好,其中0分10例,1分2例,2分3例。另3例患者(17%)预后较差,其mRS评分为3分。结论 rtPA静脉溶栓后联合支架取栓及rtPA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促进患者血管再通,安全性较高,但要严格把控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颅骨外板行颅面部植骨后植骨区及其供区的组织学变化.方法:8~12 个月龄小香猪4 只,截取颅顶部2.5 cm×1.0 cm大小骨块,均分为2 块分别贴附移植于鼻拱部两侧,随机挑选2 只动物,于术后12 周处死,取颅骨外板贴附植骨区及供区各1.0 cm×0.5 cm大小骨质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另2 只动物于术后24 周处死,对颅骨外板供区的愈合情况行大体观察,同时取骨质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植骨区:HE 染色,术后12 周时骨质吸收明显,术后24 周时骨基质明显增多,成骨现象已不明显;扫描电镜,术后12 周移植骨与受区界面尚可分辨,Ⅰ型胶原排列轻度紊乱;24 周时胶原排列整齐,钙盐沉积致密均匀.供区:HE 染色,术后12 周可见少量新骨形成,粘合线排列较紊乱;24 周时可见成骨明显,哈佛管排列较规则;扫描电镜观察,术后12 周时可见局部凹凸不平,结构紊乱; 24 周时胶原排列整齐,钙盐沉积致密均匀.大体观可见供区创面已完全愈合,皮质骨再生但不完全,局部可见凹陷.结论:颅骨外板移植后24 周组织学结构改变已基本完全;供区可达到组织结构的再生修复,但形态学上可见骨再生不完全并可见局部凹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