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种植区CT骨密度值与扭矩值之间的关系来预测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由此通过CT扫描来决定该区骨质状况是否适合种植,制定出更加可靠的治疗计划。方法该样本选取了本院12例种植患者的58颗种植体。利用Simplant种植设计软件根据CT影像数据来选择种植位点并制作手术导板,通过软件来测量模拟种植体周围的CT平均骨密度值,通过手术导向模板引导钻孔,按既定的位置植入种植体。测量种植体旋入时所用的扭矩,统计骨密度值与扭矩值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临床病例的评估中,骨密度与扭矩之间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71。结论通过术前CT分析及种植模拟可以定量种植位点的骨质,并预测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由此可以帮助手术医师选择最合适的种植方位,种植类型以及外科种植技术,从而制定出更加可靠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2.
颞部外伤往往伴颌面部骨折而出现各种咬牙合功能紊乱,但无面骨骨折而出现咬 功能异常则少见。我科从1996年8月~2000年9月共收治此类病人12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邵现红  付其宏  刘杨  朱保 《上海口腔医学》2004,13(3):213-213,216
报告1例口-面-指(趾)综合征Ⅰ型患者,进行腭、舌和多生趾的矫正手术,术后患者舌运动接近正常,而语音功能不能完全恢复。认为患者的功能恢复取决于智力发育状况,OFDⅠ基因突变在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手术切除、石炭酸烧灼治疗牙龈瘤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牙龈瘤切除同期保留牙齿的方法.方法对32例牙龈瘤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电刀、石炭酸烧灼,局部黏膜滑行瓣修复.结果 1例术后1个月复发即行2次手术,全部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电刀、石炭酸烧灼是保存患牙并有效控制牙龈瘤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ABAQUS软件,应用有限元方法对牙齿咬合进行仿真,并建立咬合接触关系的评测方法,以辅助医生制定正颌外科手术方案。方法:运用Mimics软件重建上下颌骨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关节盘模型进行了简化,建立了上下颌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ABAQUS软件对咬合进行仿真计算。结果:通过对牙尖交错位进行咬合分析,得到牙齿表面上的应力分布云图,应用图像处理方法将应力区域分布转化成咬合点的形式,建立了用于评价咬合接触关系的评测方法。结论:该方法根据咬合点的情况判断手术后的咬合接触效果,可对正颌外科手术的术后咬合接触关系进行术前评测,并通过仿真结果辅助手术方案的完善,从而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可吸收止血纱布在腭裂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可吸收止血纱布在腭裂术后松弛切口中的应用。方法 以兰氏法和两瓣法修复腭裂,松弛切口用可吸收止血纱布填塞。结果 95例腭裂患者术后第1天体温均在37.5℃以下,术后3个月随访无复裂、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可吸收止血纱布应用于腭裂术中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分支切断撕脱术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复发的原因.方法对各种方法治疗失败的5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三叉神经多分支高位切断撕脱术,并就其疗效与再次复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效49例,好转8例,无效1例,术后2年零9个月复发1例.术后2年、3年有效率分别为98.3%、95.3%.结论该手术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手术切除不彻底、操作定位不完全准确、三叉神经失中枢支配后远端功能的变化是三叉神经痛治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Ⅰ类错(牙合)前突患者,以期取得面貌及咬合关系的改善。方法选择10例成人骨性Ⅰ类错(牙合)双颌前突患者,通过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联合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建立良好的上下颌咬合关系,面型改善;SNA、SNB显著减小。结论成人Ⅰ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能快速地、有效地获得满意的咬(牙合)功能及侧貌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治疗颌面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治疗43例各型颌面部骨折,观察术中、术后固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吸收情况。结果:43例中,1例发生术后感染,1例发生后期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所有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无骨愈合延迟或骨断端明显移位。术后吸收时间为1.5~3a不等,部分患者颧眶区未能完全吸收。结论: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系统能为颌面部骨折提供良好的内固定,并有其自身的优点;其缺点是螺钉易折断,不同的个体其降解时间不一致,部分病例不能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