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树脂表面形态处理对义齿软衬材料粘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增进硅橡胶软衬材料和基托粘结力的可靠方法,促进软衬材料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模具制作两组树脂基托板:平面基托板和有凸起的基托板,以silagum硅橡胶软衬材料为夹心,平板对平板、凸板对凸板分别制作"三明治"样结构,采用改良的"L"形拉伸撕脱试验测试两组试件的粘结功并记录撕脱方式,所得试验数据经统计学分析(a=0.05)。结果:凸起组的的粘结功明显大于平面组的粘结功,二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面组的破坏形式以粘结性破坏为主;凸起组的破坏形式以内聚性破坏和混合性破坏为主。结论:改变树脂基托表面的形态增大接触面积及嵌合力可以增大硅橡胶软衬材料和丙烯酸树脂之间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喂养方案与习惯对幼儿牙颌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医院接受检查的幼儿860例,年龄3~5岁,其中男幼儿425例,女幼儿435例.为受试幼儿提供免费的口腔健康检查,调查幼儿的喂养方法以及喂养习惯,由专业医师对幼儿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并统计牙颌发育情况.结果 幼儿正常比例: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奶瓶喂养,开率和后牙反率: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奶瓶喂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口含奶嘴、错误的喂养姿势、奶瓶喂养时间等不良喂养习惯大于1年,正常比例较正常幼儿低,且幼儿开 、后牙反率较正常幼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乳喂养能够促进幼儿牙颌正常发育,长期口含奶嘴、错误的喂养姿势、奶瓶喂养时间大于1年会影响幼儿牙颌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3.
孔洞设计界面对硅橡胶软衬材料粘接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变树脂表面形态中孔的直径以及分布后其与硅橡胶软衬材料的粘接效果,获取一种增加硅橡胶软衬材料牯接强度的简便可靠的方法.方法:利用模具制作3.6×2.5×3.0mm3的带孔的自凝树脂板,要求如下:边距1mm、孔的直径分别为1.0mm、1.5mm、2.0mm,间隔2mm,孔的厚度为1.0mm;同等型号的树脂板相对...  相似文献   
4.
中性区技术能帮助提高全口义齿,特别是下颌义齿的稳定性,尤其适用于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全口义齿的制作,但国内尚未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报道1例采用此种技术制作义齿的病例,介绍中性区技术,并改良了利用发音塑形的方法,结合文献对中性区技术在国内临床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加州大学牙学院课程设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以下简称UCLA)与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的课程设置作对比研究,为国内口腔医学教育者探求可借鉴之处。文章分析了UCLA课程设置的特点及教学方式;对比了UCLA与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所开设课程,发现有14门UCLA的必修课山东大学尚未开设;选择其中8门前沿课程作了介绍。通过分析,显示UCLA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借鉴性,所开设的14门前沿课程亦有很大程度的必要性。建议借鉴UCLA的课程设置,增加口腔课所占比重,加大实验课时数,使理论课与实验课紧密结合,并在国内逐渐开设牙体形态学的临床应用、口腔美容学、老年口腔医学、牙科学的循证方法、行为科学、医院牙科学、卫生政策、患者管理学等14门前沿课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ilagum硅橡胶软衬材料用于缓解压痛、提高其咀嚼效率、满意度、力的效果;方法:用吸光度法法测定患者软衬前及软衬后、衬后1周、1月、3月的咀嚼效率并用T-ScanⅡ咬合力计测量力及两侧力的平衡状况。通过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义齿的固位、稳定、咀嚼功能、舒适度情况的主观评价;结果:衬后患者的咀嚼效率明显改善,力明显升高,两侧力更趋于平衡,主观评价也较为理想;3个月时各项指标达高峰,3个月后开始下降;结论:硅橡胶软衬材料可明显提高此3例患者义齿的固位、稳定效果,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压痛状况,提高患者的咀嚼效能、满意度及力,并改善义齿的力平衡,提升总义齿配戴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医患沟通是医疗活动中关键的一步,是医患双方进行医疗行为的关键,是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必须学习的医学技能.3大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制定的3套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中,对于医患沟通有明确的规定.本文通过比较3大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中医患沟通的要求,认识中国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不足并提出以下建议:开设医患沟通系列课程,让医学生了解医患沟通技巧;加强医患沟通方面的培训;在临床实习阶段强化医患沟通;将医患沟通纳入职业医师考试范畴等.目的是增强中国医学生医患沟通的能力,从而提高中国医师医患沟通的整体水平,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以下简称UCLA)开设的综合素质相关课程中的《行为科学导论》、《患者管理学》及《牙科学的循证方法》3门课程作相关介绍,深入探讨3门课程的内涵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为我国口腔医学教育改革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在课程设置种类、课时数及开设时机等方面,比较了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与UCLA的综合素质培养相关课程设置,发现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开设的综合素质课程涵盖内容较少、课时数不足并且开设的时机较晚。建议国内口腔医学院校逐渐开设此3门综合素质相关前沿课程,并将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