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自制不规则抗体筛查室内质控品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选择商品化单克隆Ig G类抗D原液作为强阳性质控品,其稀释液作为弱阳性质控品,不规则抗体阴性的献血员AB型血浆作为阴性质控品。将强阳性、阴性质控品连续测定20次,确定其靶值;将单克隆Ig G类抗D倍比稀释,确定红细胞凝集强度达到2+的最高稀释倍数作为弱阳性质控品的最佳稀释度,连续测定20次。质控品与待检标本同时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测定,每天测定1次,共6个月。结果强阳性质控品靶值为4+,弱阳性质控品靶值为2+,最佳稀释度为1∶500,其质控范围为1~3+。弱阳性质控品在6个月的使用过程中出控4次,强阳性、阴性质控品检测结果均在控。结论实验室自制不规则抗体筛查室内质控品可行,功能上能够完全满足对检测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160例胃癌标本(观察组)及30例正常胃组织(对照组)中的CXCR7。结果观察组CXCR7阳性表达率为78.75%,对照组为6.67%,P<0.01。观察组CXCR7在间质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内皮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8%、88.75%,对照组分别为23.33%、33.33%,P均<0.01。观察组中,肿块直径≥5 cm、肠型胃癌、浸润深度达T3+T4层、临床分期Ⅲ~Ⅳ期者CXCR7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XCR7表达升高,并促进肿瘤微环境中间质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内皮的生成,有助于判断病情与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表达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浸润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胃炎组织及50例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TAMs、微血管密度(MVD)及uPA的表达。结果(1)胃腺癌中uP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炎组织及印戒细胞癌(P〈0.01),且与胃癌的转移有关(P〈0.05)。(2)胃癌中TAMs计数显著高于胃炎组织(P〈0.01),且有淋巴结转移组TAMs计数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uPA、TAMs及MVD三者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uPA、TAMs及MVD三者协同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4.
5.
患者女,53岁,间断下腹隐痛1个月,查体发现盆腔肿物20d。B超显示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子宫左侧有一15cm×10cm实性肿物,不规则,子宫后方有约8cm×6cm×5cm囊性肿物。手术探查:子宫如孕50d大小,右附件(-),左卵巢有一约15cm×10cm的实性肿物,形状不规则,切面灰黄色,行左附件切除并送冰冻,诊断为颗粒细胞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Leptin和VEGF蛋白的表达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胃炎组织及50例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Leptin、VEGF的表达。结果(1)胃癌中Leptin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胃炎组织(P〈0.01),并与胃癌的分化分型有关,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胃癌中VEGF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胃炎组织(P〈0.01),并与胃癌的分化分型都有关,且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Leptin与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5,P〈0.01)。结论Leptin和VEGF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Leptin可能因协同VEGF或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在胃癌的浸润、转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者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50名健康人(对照组),14例肝硬化和30例肝癌患者的血清硒含量。对照组为0.779±0.116μmol/L,肝硬化组为0.683±0.139μmo/L,肝场组为0.646±0.208μmol/L。测定结果与健康人组相比呈显著性(肝硬化组)和极显著性(肝癌组)差异,P值分别<0.05和<0.01,提示血清硒含量是肝病,特别是肝癌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锌(Zn)、铜(Cu)含量变化在妇科肿瘤诊断上的价值。方法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经组织学确诊的63例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及45例健康人血清锌、铜含量。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锌含量明显降低,血清铜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0.01和0.001)。良性肿瘤组血清锌、铜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锌、铜含量测定及Cu/Zn比值可作为妇科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或化疗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6岁。患者自2个月前偶尔于有前臂、右大腿皮下触及肿块,表面皮肤未破溃,包块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史,体重正常。体检:各系统均正常,全身其余部位未触及硬结及异常。皮肤科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7(CXCR7)、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0份胃癌组织及30份正常胃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组织中CXCR7、HIF-1α、VEGF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X-CR7、HIF-1α及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50.3%、65.6%,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6.7%、26.7%、10%)(P均<0.01)。胃癌组织中CXCR7、HIF-1α及VEGF的表达均与肿瘤直径、Lauren's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1或<0.05),HIF-1α、VEGF的表达还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CXCR7与HIF-1α、CXCR7与VEGF、HIF-1α与VEGF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7、0.257、0.270,P均<0.01)。结论胃癌组织中CXCR7、HIF-1α及VEGF均高表达,HIF-1α可能通过上调CXCR7、VEGF的表达促进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