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动员对骨创伤大鼠的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为战创伤后的免疫抑制及继发性感染、系统性炎症反应等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挤压折断法复制大鼠双后肢股骨骨折模型,于致伤后0、24、48h连续给模型动物肌肉注射GM—CSF20μg/kg,致伤后72h细胞增殖法检测T、B淋巴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IL-1、IL-2、IFN-7、TNF—α浓度,自动系列化分析法检测C3、CA、IgM、IgG浓度,称重法观察脾重与体重的比例变化。结果:股骨骨折模型大鼠致伤后72h,GM—CSF动员骨髓干细胞组大鼠的T、B淋巴细胞活性和血清IFN-γ、IL-2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IL-1、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C3、CA、IgM、IgG浓度及脾/体重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GM—CSF动员自体干细胞动员对大鼠骨创伤诱导的免疫功能抑制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熠  陈刚  刘冰  王贻宁 《口腔医学研究》2013,(11):1062-1064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袋形术后骨形成的特点。方法:65例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采用袋形术治疗。术后第3和第6个月分别进行临床、x线检查。病变范围广泛或曲面体层片上显示骨皮质破坏的患者补充CT检查。评估囊肿大小、皮质板穿通、下颌管的连续性、囊内牙移位及患区骨密度变化等。结果:在术后3个月,皮质板破坏区的骨连续性重新建立,下颌管的连续性部分恢复,变形的下颌骨呈现改建。囊内含牙随着囊肿的缩小而发生位移或部分萌出。曲面体层片显示,囊肿区骨密度值不断增加,术后3个月46.07%,术后6月达到64.69%。结论:牙源性角化囊肿袋形术后头3个月患区骨再生较快,一部分解剖形态恢复,此后新骨形成相对较慢,骨改建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使给药系统获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不仅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善药动学过程,而且减少毒性。细胞给药系统不仅可以延长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而且可将药物靶向到特定细胞间隔,生物相容性好。其中红细胞载体给药系统能在体循环内连续几周持续释药,载药量大,易于制备,传统和生物药物都能被其容纳,还可作为抗体和造影剂的给药载体。在人体进行的大量研究已证实红细胞载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用红细胞载体传递新药和传统药物在给药系统和处理复杂病症中,尤其是当副作用严重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赵玺龙  赵熠  徐文莽  李涛  蔡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5):52-54,i0003
目的:观察生物材料Sapeptide的大体形状及其表面结构特性,并进行在体毒性实验,评测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9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外科研究所完成。①采用等渗盐水作为Sapeptide塑型剂,塑型后分别进行大体、光镜和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结构。②对成年Wistar大鼠分组进行腿部肌肉注射毒性实验。取成年Wistar大鼠4只,标记后分为2组。A组:左前肢为RAD16-Ⅱ,右前肢为RAD16-Ⅰ,左后肢为RAD16-Ⅱ和RAD16-Ⅰ的均等合剂,右后肢为生理盐水对照。B组:左前肢为RAD16-Ⅱ,左后肢为RAD16-Ⅰ,右前肢和右后肢为1,25g/L胰酶作对照。其中RAD16-Ⅱ和RAD16-Ⅰ水溶液浓度为2g/L,每个肢体注射液体量均为20μL。每组分为两个时相点(9d和35d)用剪刀按照标记部分取出被注射的整条肌肉组织,切片后做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和刚果红染色,观察肌肉组织结构的改变及有无炎症反应。结果:(1)Sapeptide的大体形状与表面结构:Sapeptide材料表面呈网状,网孔直径约54μm,纤维的直径约为9μm。②毒性实验结果:大体观察,各组标本材料植入部位未见出血、积液和组织坏死,注射部位肌肉组织质地光泽正常;刚果红染色,可见所有注射Sapeptide材料的肢体切片中均有片状的红色物质,9d时面积大于35d所见: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胰蛋白酶组未见红染物质;苏木精-伊红染色,A组,第9天和第35天四肢肌肉组织取材标本见肌肉纤维形态正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B组.注射胰蛋白酶侧肢体在第9天可见局部组织有炎症反应,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但第35天,组织炎症已基本消退。Sapeptide注射处肌肉组织未观察到炎症反应和免疫排斥反应。结论:Sapeptide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同种子细胞和宿主组织很好的整合;合适的生物可降解性,降解产物对人体无不良反应,有良好的可塑性;并且应用简便,在神经组织工程中是一种具有良好特性的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物材料Sapeptide的大体形状及其表面结构特性,并进行在体毒性实验,评测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9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外科研究所完成。①采用等渗盐水作为Sapeptide塑型剂,塑型后分别进行大体、光镜和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结构。②对成年Wistar大鼠分组进行腿部肌肉注射毒性实验。取成年Wistar大鼠4只,标记后分为2组。A组:左前肢为RAD16-Ⅱ,右前肢为RAD16-Ⅰ,左后肢为RAD16-Ⅱ和RAD16-Ⅰ的均等合剂,右后肢为生理盐水对照。B组:左前肢为RAD16-Ⅱ,左后肢为RAD16-Ⅰ,右前肢和右后肢为1.25g/L胰酶作对照。其中RAD16-Ⅱ和RAD16-Ⅰ水溶液浓度为2g/L,每个肢体注射液体量均为20μL。每组分为两个时相点(9d和35d)用剪刀按照标记部分取出被注射的整条肌肉组织,切片后做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刚果红染色,观察肌肉组织结构的改变及有无炎症反应。结果:①Sapeptide的大体形状与表面结构:Sapeptide材料表面呈网状,网孔直径约54μm,纤维的直径约为9μm。②毒性实验结果:大体观察,各组标本材料植入部位未见出血、积液和组织坏死,注射部位肌肉组织质地光泽正常;刚果红染色,可见所有注射Sapeptide材料的肢体切片中均有片状的红色物质,9d时面积大于35d所见;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胰蛋白酶组未见红染物质;苏木精-伊红染色,A组,第9天和第35天四肢肌肉组织取材标本见肌肉纤维形态正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B组,注射胰蛋白酶侧肢体在第9天可见局部组织有炎症反应,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但第35天,组织炎症已基本消退。Sapeptide注射处肌肉组织未观察到炎症反应和免疫排斥反应。结论:Sapeptide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同种子细胞和宿主组织很好的整合;合适的生物可降解性,降解产物对人体无不良反应,有良好的可塑性;并且应用简便,在神经组织工程中是一种具有良好特性的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6.
隐性义齿注压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形义齿由于其基托材料具有弹性且透亮、色泽与牙龈较接近、戴用舒适 ,、作简单等诸多优点 ,成为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修复技术。该技术虽已被广泛应用 ,但存在有注压失败、抛光困难、着色等问题。其注压失败是制作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此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预防措施。1 注压不全注压不全是隐形义齿制作中最常见的问题 ,可由材料不足、注道安插不当、余留间隙不够、未留溢出道、蜡质未去干净等原因引起。由于蜡型相对过大 ,致使材料绝对不足 ;由于材料加温不当 ,使材料爆筒或未完全融化 ,流动性差 ;注压时力量不够 ,材料未…  相似文献   
7.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是一种对亚细胞结构观察的重要方法,在医疗、科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年随着对干细胞增殖分化及成体细胞的逆向分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亚细胞结构的变化更加关注,对电镜的依赖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赵熠  刘冰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2):217-218
The growth and enlargement of jaw cysts are associated with raised intracystic pressure and bone resorption surrounding the cysts.The major bone-resorbing cells are the osteoclasts.They are act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cal bone-resorbing factors: prostaglandins,proteinases and cytokines.It was found that positive pressure enhanced the expression of IL-1αmRNA and protein in epithelial cells of odontogenic keratocyst,and increased the secre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and PGE2 in a co-culture of odontogenic keratocyst fibroblasts and epithelial cells.However,the signal intensities for IL-1α mRNA and protein in the epithelium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marsupialization which relived intracystic pressure.Experimental study indicated that intermittent negative pressure could promote osteogenesis in 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stroma cells(BMSCs) in vitro.We propose a hypothesis that bone formation around the cyst of the jaws would be stimulated by intracystic negative pressure.  相似文献   
9.
背景:研究表明,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学表型、细胞周期、分化潜能等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目的:进一步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CD34、抗CD1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选第3代细胞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超薄切片后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以未经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105,不表达CD34。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质发出绿色荧光,绿色荧光主要集中于细胞核周围的胞浆内,远离细胞核的胞浆内荧光强度逐渐减弱。相对于未标记的骨髓间充质细胞,经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后细胞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较多,而线粒体相对较少;另外,脂滴和"空泡"样结构也多一些。结果证实绿色荧光蛋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性状的影响较为局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细胞标记示踪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PIK3R2为靶点,探讨miR-29a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对口腔鳞癌SCC-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以RT-PCR法检测miR-29a在SCC-9细胞中的表达。以MTT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法和Western blot检测SCC-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CC-9细胞中miR-29a的表达量为(1.62±0.16),明显低于正常鳞状上皮NOK细胞的8.57±1.70(P<0.05)。SCC-9细胞中PIK3R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6.97±1.68和2.66±1.72,明显高于正常鳞状上皮NOK细胞的2.16±0.82和1.10±0.22(P<0.05)。上调miR-29a可使SCC-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下降,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下调miR-29a可使SCC-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上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PIK3R2是miR-29a的靶基因。当沉默PIK3R2或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可以下调PIK3R2、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P<0.05)。另外,下调miR-29a并沉默PIK3R2或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可以使PI3K和p-Akt表达水平升高,引起SCC-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上升(P<0.05)。结论miR-29a在口腔鳞癌SCC-9细胞中表达上调可降低靶基因PIK3R2的表达,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