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冠心病(CHD)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06~2019-06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首次就诊的170例疑似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CHD组(103例)和非CHD组(67例)。检测患者血清Lp-PLA2、GGT水平,分析血清Lp-PLA2、GGT与CHD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CHD组Lp-PLA2、GGT、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Gensin积分水平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人数比例显著高于非CHD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低于非CHD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D患者血清Lp-PLA2、GG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s=0.681,P=0.000;rs=0.603,P=0.000)。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D患者血清Lp-PLA2、GGT水平与Gensin积分呈正相关(r=0.799,P=0.000;r=0.621,P=0.00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Lp-PLA2、GGT和LDL,以及合并高血压是促进CH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较高水平的HDL是抑制CHD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较高水平的血清Lp-PLA2、GGT是促进CHD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可作为评估CHD发生、进展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单宁酸在全酸蚀与自酸蚀条件对通用型粘接剂在牙本质表面粘接强度的影响。 方法将60颗无龋离体人磨牙置于存储盒中随机盲取分成2组(全酸蚀A组与自酸蚀B组,n = 30),再将每组随机分为5个亚组(n = 6)。在使用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前,在牙本质面分别涂抹浓度为0%(对照组)、25%、50%、75%和100%的单宁酸3 min并冲洗吹干。实验试件在37 ℃水中保存24 h后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μTBSt)。使用Two-Way ANOVA与Games-Howell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体式显微镜观察断裂面模式并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微拉伸试件的牙本质断端。 结果在全酸蚀模式下,75%单宁酸组粘接强度[(34.51 ± 8.43)MPa]与100%单宁酸组粘接强度[(36.16 ± 5.20)MPa]显著高于其他各组(F = 32.301,P<0.001);在自酸蚀模式下,25%单宁酸[(31.06 ± 3.41)MPa]可显著提升SBU与牙本质粘接强度(F = 23.570,P<0.001)。双因素分析结果证实,单宁酸浓度(F = 23.134,P<0.001)与酸蚀模式(F = 4.465,P = 0.036)对粘接强度具有显著影响且两要素间显著相关(F = 28.231,P<0.001)。断裂模式分析与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牙本质表面不同酸蚀模式与不同浓度单宁酸所形成的界面形态差异显著。 结论在不同酸蚀模式下,不同浓度的单宁酸均可显著改善SBU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WIFi预测截肢风险分级与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109例D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WIFi预测截肢风险分级将患者分为极低风险组(n=6)、低风险组(n=18)、中风险组(n=13)、高风险组(n=72)。收集4组DF患者的足溃疡分泌物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9例患者中,14例患者的病原菌采取混合细菌培养的方式,共培养出122株细菌。122株细菌中,49株革兰阳性菌(40.16%),71株革兰阴性菌(58.20%),2株真菌(1.64%)。以革兰阴性菌为DF患者的主要病原菌。在不同WIFi预测截肢风险分级中,高风险组、中风险组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低风险组、极低风险组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要病原菌。WIFi预测截肢风险分级中,革兰阳性菌中的主要葡萄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中的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中分布比例最高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链球菌的比例较少。结论WIFi预测截肢风险分级与病原菌感染相关。随着DF创面的扩大、缺血的加重及感染的加重,病原菌由革兰阳性菌转向革兰阴性菌,多次、反复的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能够合理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H2FPEF评分与SYNTAX评分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胸痛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为NSTE-ACS患者118例,入院时计算每例患者的H2FPEF值,使用SYNTAX评分系统评估冠脉病变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存在易损斑块(VP)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结果。根据患者是否存在VP,将其分为VP组(n=62)和非VP组(n=59)。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存在VP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低密度脂蛋白(LDL)、MHR及其联合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存在VP的预测价值。结果 VP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非VP组,LDL、MHR高于非VP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MHR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存在VP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MHR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存在V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DL、MHR及其联合预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足感染(DFI)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92 例DFI 患者,统计其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共培养出123 株病原微生物,多重耐药(MDR)发生率39%(48/123)。44 株革兰阳性(G+)细菌中,发现频率最高的是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MDR 检出率36.4%(16/44),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葡萄球菌属的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属的屎肠球菌,分别是80%(4/5)、80%(4/5)及50%(1/2)。79 株革兰阴性(G-)菌中,发现频率前三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黏质沙雷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MDR 检出率39.2%(31/79),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约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是100%(1/1)、80%(8/10)及71.4%(5/7)。结论:DFI 病原菌主要为G- 菌,临床医生应当注意加强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