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含精氨酸抗敏抛光膏对暴露牙本质表面变异链球菌黏附的影响。方法 暴露牙本质小管,使用浮石粉和抗敏抛光膏处理表面,观察其粗糙度的变化。体外培养变异链球菌,观察其在牙本质片表面黏附及葡糖基转移酶(GTFs)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使用浮石粉及抗敏抛光膏均能有效降低表面粗糙度,抗敏抛光膏处理后的牙本质能明显抑制gtfB和gtfC基因的表达。结论 含精氨酸抗敏抛光膏能抑制变异链球菌黏附及gtfB和gtfC基因的表达,对敏感牙本质区域龋病发生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包覆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EGDMA)纳米囊制备过程中反应条件如细乳液预备方法、反应温度、超声时间、搅拌速率及芯材量等对纳米囊粒径的影响,摸索适合的反应条件。方法:运用细乳液界面缩聚法制备纳米囊,分别选取不同的细乳液预备方法、不同反应温度(30℃、40℃、50℃)、不同超声时间(1-30min内取15个时间点)、不同搅拌速率(200 r/min、300 r/min、400 r/min)以及不同芯材TEGDMA量(4.44 g、6.66g、8.88 g、11.1 g),使用激光散射粒度仪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纳米囊粒径及分散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温度40℃、超声时间为6 min、转速为300 r/min及芯材量为6.66 g时,纳米囊具有较好的粒径分布及分散性。结论:不同反应条件对于纳米囊粒径产生影响,摸索适合的反应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为了提高口腔修复专业本科临床实习教学效果,在口腔固定修复实习中尝试OSCE教学。方法:选择本院2008级口腔专业本科学生,进行实习前OSCE专项培训及考核,并与常规实习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在临床活髓基牙固定修复治疗中,实验组学生在牙体预备时间及急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OSCE在口腔固定修复本科实习教学中显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口腔修复专业实习教学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含羟磷灰石(HA)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效果及其对温和型通用型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方法 收集完整的第三磨牙,制备冠中部牙本质样本,建立牙本质敏感模型。根据不同的脱敏处理方式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下述处理:无脱敏处理(对照组)、Biorepair牙膏处理(含HA脱敏牙膏)、Dontodent牙膏处理(含HA脱敏牙膏)和HA糊剂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牙本质小管封闭情况,并评估牙本质小管封闭率。分别使用All-Bond Universal、Single Bond Universal和Clearfil Universal Bond以自酸蚀模式应用于脱敏处理后的牙本质。通过接触角测量评估脱敏处理后牙本质表面的润湿性和表面能(SFE)。制备树脂-牙本质粘接试样,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分析脱敏处理方式对于3种通用型粘接剂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 结果 SEM显示含HA脱敏牙膏和HA脱敏剂处理后牙本质小管均明显封闭,封闭率HA组>Biorepair组>Dontodent组(P<0.05)。接触角分析表明,含HA脱敏剂对通用型粘接剂的润湿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脱敏处理后牙本质SFE显著增加(P<0.05)。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表明,含HA脱敏牙膏会降低微拉伸粘接强度(P<0.05),而HA组与对照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含HA脱敏牙膏能够形成牙本质小管封闭。在使用温和型通用型粘接剂进行后续树脂修复时,含HA脱敏牙膏降低牙本质粘接强度,而HA糊剂的脱敏处理未对粘接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含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的脱敏剂对不同粘接模式下通用型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为脱敏处理后粘接剂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因阻生而拔除的第三磨牙60颗(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将4颗牙制备为1 mm厚牙本质片,1%柠檬酸处理建立牙本质敏感模型,分为对照组(无任何处理)、脱敏牙膏A和B组(分别用含HA的脱敏牙膏Biorepair和Dontodent Sensitive处理)、脱敏糊剂组(HA糊剂处理)(每组2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牙本质表面形貌。剩余牙暴露冠中部牙本质并建立牙本质敏感模型,分入上述4组进行相应处理。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使用中强酸型通用型粘接剂(G-Premio Bond)分别在酸蚀-冲洗模式或自酸蚀模式下进行粘接,堆塑树脂,制备树脂-牙本质片状试件(每亚组4个)、微拉伸试件(每亚组20个)和片状试件(每亚组6个),分别进行粘接界面微观结构和纳米渗漏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微拉伸强度(粘接强度)测试及断裂模式记录、粘接界面水渗透情况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显示,脱敏牙膏和脱敏糊剂处理均可部分或完全封闭多数牙本质小管。对于酸蚀-冲洗模式,脱敏牙膏A、B组和脱敏糊剂组粘接强度[分别为(40.98±4.60)、(40.89±4.64)和(41.48±3.65)MPa]均显著大于对照组[(38.58±4.28)MPa](F=3.89,P<0.05);对于自酸蚀模式,4组粘接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48,P>0.05);各组自酸蚀粘接模式粘接强度均显著大于同组酸蚀-冲洗粘接模式(P<0.05)。4组总体断裂模式主要为混合破坏和界面破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酸蚀-冲洗模式下粘接界面银染颗粒沿混合层底部呈斑点状分布,自酸蚀模式几乎不存在银染颗粒沉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酸蚀-冲洗模式混合层内存在连续线状渗透,自酸蚀模式混合层内呈不连续线状渗透。结论含HA的脱敏剂处理对中强酸型通用型粘接剂的粘接性能无不利影响,搭配自酸蚀粘接模式可获得良好的粘接效果。  相似文献   
8.
乙醇润湿在牙本质疏水性粘接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醇润湿技术应用于牙本质疏水性粘接的效果。方法:20颗无龋第三磨牙去除冠部釉质后,随机分成4组。实验组用无水乙醇润湿牙面30s或用梯度乙醇润湿牙面后进行疏水性粘接;阳性对照组采用AdperScotchbond Multi-Purpose粘接;阴性对照组在水润湿的牙面进行疏水性粘接。固化24h后进行微拉伸粘接强度检测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梯度乙醇润湿组的粘接强度和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所形成的混合层均匀致密,树脂突较多;而乙醇润湿30s组的粘接强度低于对照组(P〈0.05),其混合层不均匀,树脂突短而少。结论:在牙本质疏水性粘接中使用梯度乙醇润湿的方法可获得良好的粘接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口腔医学实习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及态度。方法 结合国内外相关调查制作本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国内三所高校2016年7月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 14.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4份,回收144份。虽然96.53%(139人)的实习生知晓口腔医务人员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但97.22%(140人)的实习生仍对艾滋病患者持积极救助态度。多数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防护措施有一定的认知,但40.28%(58人)的实习生对艾滋病的潜伏期不甚清楚,超过半数的人对儿童艾滋病及感染牙科器械的消毒方法知晓情况欠缺,86.81%(125)的实习生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保密原则的掌握不足。结论 口腔临床实习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值得肯定,但还应通过感控教育帮助其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相关的临床表现和法律知识,减少医源性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粘接耐久性是指粘接修复体耐受体内外老化的能力,通常反映在修复体老化后边缘渗漏和粘接强度的变化上[1].混合层(hybrid layer)是牙本质粘接的关键区域,其与牙本质粘接质量的关系紧密[2].现就混合层的结构、混合层的降解机制、混合层与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混合层质量、促进牙本质粘接耐久性4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