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是一种具有典型口腔临床症状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因存在缺牙症状于口腔修复科或正畸科就诊。因此,了解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对于口腔医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文章就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骨性错畸形患者的蝶鞍大小、形态和鞍桥发生率。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一门诊及正畸二科就诊的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100例(Ⅰ组)、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100例(Ⅱ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100例(Ⅲ组)。收集各组患者头颅侧位片,使用Winceph8.0软件定位相关标记点,并测量蝶鞍的长度、深度和直径,同时记录蝶鞍的形态(扁平形、椭圆形、圆形)以及鞍桥的类型(无鞍桥、部分鞍桥、完全鞍桥),计算各组患者鞍桥发生率。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患者蝶鞍大小、形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其鞍桥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其中Ⅲ组患者鞍桥发生率(66.0%)明显高于Ⅰ组(17.0%)和Ⅱ组(34.0%)。不同性别患者蝶鞍大小、形态及鞍桥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鞍桥发生率显著增加,提示鞍桥的发生可能与颅颌面发育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第二前磨牙先天缺失与蝶鞍大小、形态和鞍桥发生率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奉天门诊及正畸二科收治的仅第二前磨牙先天缺失(除第三磨牙外)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无恒牙先天缺失(除第三磨牙外)且接受正畸治疗的安氏Ⅰ类患者2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头颅侧位片和曲面体层片,使用Winceph 8.0软件定位相关标记点,并测量蝶鞍的长度、深度和直径,同时记录蝶鞍的形态(扁平形、椭圆形、圆形)以及鞍桥的类型(无鞍桥、部分鞍桥、完全鞍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蝶鞍大小、形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研究组患者鞍桥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两组不同性别患者蝶鞍大小、形态以及鞍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研究组患者鞍桥发生率显著增加,提示第二前磨牙的先天缺失可能与鞍桥的发生有关。不同性别患者的蝶鞍大小、形态和鞍桥发生率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