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髁状突颈部是下颌骨的薄弱部位,受到直接或间接撞击后易发生骨折,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5%〔1〕。髁状突又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面部的外形和功能。髁颈部骨折后,折断的髁状突受翼外肌的牵拉会向前、内移位,严重时从关节窝内脱出,保守治...  相似文献   
2.
鳃裂囊肿和瘘属于鳃裂畸形之一种,多数认为系由胚胎鳃裂残余组织所形成[1],临床上第二鳃裂多见,其次是第一鳃裂。因其位于颌颈部、位置深在,且与颈动脉鞘、面神经、副神经、处耳道等重要结构联系密切,术中易遗留残存组织,导致鳃裂囊肿和瘘的复发。本文搜集我科1970年1月至...  相似文献   
3.
舒明芳  杨名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842-2843
近年来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使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临床的应用得以推广^[1-3],为评价一次性根管充填在慢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笔者对126例慢性牙髓炎患者分为一次性根管治疗组及常规多次根管治疗组进行了治疗及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9年2月至2010年9月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无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126例慢性牙髓炎患者。  相似文献   
4.
5.
两侧腮腺同时发生肿瘤的病例很少见,我科于1996年3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1岁。以双侧耳垂下肿物15年来我院就诊。 患者15年前偶然发现两侧耳垂前下方各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无痛及其它不适。到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为“淋巴结炎”,口服消炎药1月(药名及药物剂量不详)未见明显效果。此后,患者未做任何治疗,肿物逐渐长大,到我院门诊就诊,以双侧腮腺混合瘤收入院。  相似文献   
6.
甲氰咪胍口服加痢特灵外用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劳昆峰,王丽娜,舒明芳(滨州地区人民医院,256610)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损害。由于本病是多种系统因素在口腔粘膜的局部表现,而且不同个体各有其不同的系统因素。因此,在治疗上要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7.
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最有效最完善的方法.根管治疗过程中或充填后10%左右[1]患者常有急性根尖周炎反应已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但近年发现有极少数患者下颌第一磨牙根充后即刻出现持续性放射状剧痛,用抗菌素、止痛药无效,局部无肿胀、无咬合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患者唾液中癌胚抗原(CEA)、白细胞介素(IL)-6、IL-8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2例口腔鳞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及唾液中CEA、IL-6、IL-8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唾液中CEA、IL-6、IL-8水平分别为(62.37±20.80)μgL、(79.12±30.26) ng/L、(834.61±231.85) ng/L,对照组分别为(25.72±12.65) μg/L、(0.58±0.25) ng/L、(209.71±67.92) ng/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中CEA、IL-6、IL-8水平分别为(61.15±23.69)μg/L、(58.17±12.83) ng/L、(852.31±172.97) ng/L,唾液中IL-6水平显著高于血清(P<0.05).结论 CEA、IL-6、IL-8可以作为口腔鳞癌患者的生物学标志物,唾液检测简单易行且较血清检测敏感,是口腔鳞癌的理想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治疗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控制口腔正畸治疗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医院口腔正畸治疗765例,对其发生感染患者分离培养出的病原菌,采用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经口腔正畸治疗后发生感染的患者共85例,感染率为11.11%;分离出病原菌91株,感染部位呼吸道25株占27.47%,泌尿道19株占20.88%,胃肠道14株占15.38%,皮肤11株占12.09%,血液7株占7.69%,其他15株占16.48%;分离出革兰阳性菌38株占41.76%,革兰阴性菌53株占58.24%;革兰阳性菌对乙酰唑胺和利奈唑胺无耐药,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无耐药。结论口腔正畸治疗感染的发生率高,且多为耐药菌感染,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口腔正畸治疗感染的发生,对分离培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选择耐药率低的抗菌药进行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