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是治疗颌骨牙源性囊肿的主要方法,但颌骨牙源性囊肿的特殊性在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涉及患区牙的处理,目前对于受累牙的处理国内外并无公认的指南。当受累牙突入颌骨牙源性囊肿的囊腔时,特别是有功能的活髓牙,仍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大量的研究支持受累牙的保守治疗,而根管治疗是将颌骨牙源性囊肿受累牙长期保存于口腔中的一个重要治疗策略。近年来,随着各类材料和器械的更新,根管治疗更加精密、微创,疗效显著提高。文章收集整理近年来的文献,对受累牙评估、根管治疗及根尖切除术在颌骨牙源性囊肿处理方面的应用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舌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和高分辨率溶解法,检测43例舌癌组织、11例正常舌组织中HMGB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转移和复发的关系。结果:HMGB1蛋白在舌癌组织中表达强阳性率为72.1%,弱阳性率为27.9%,在正常舌组织中弱阳性表达(P<0.01),HMGB1mRNA在舌癌组织的定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HMGB1表达强度与舌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复发相关(P<0.05)。结论:HMGB1在舌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可作为舌癌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判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RANKL和iNOS在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诊断的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切片26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ANKL和iNOS的表达.结果:所有标本均显示RANKL阳性,阳性细胞位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上皮层,其中53.8%(14例)为弱阳性,46.2%(12例)为阳性;iNOS的阳性细胞位于囊肿上皮细胞的细胞质,阳性率为84.6%(22例),其中36.4%(8例)为弱阳性,63.6%(14例)为阳性.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RANKL和iNOS在牙源性角化囊肿引起的颌骨破坏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RANKL在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的表达和分布,了解牙源性角化囊肿骨破坏的机制。方法:经病理诊断的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ANKL的表达及分布,用TRAP的免疫组化和降钙素受体的原位杂交明确RANKL阳性细胞的性质。结果:所有标本均显示RANKL阳性,阳性细胞位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上皮层;均显示TRAP阳性,阳性细胞位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上皮层,两种指标的阳性细胞定位类似;均显示CTR阳性,阳性细胞位于囊肿的上皮层,与RANKL和TRAP的阳性细胞定位类似。结论:RANKL在牙源性角化囊肿引起的颌骨破坏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牙源性黏液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约占牙源性肿瘤的0.5%~17.7%。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起源于外胚叶间充质,具有局部浸润性的良性肿瘤,肿瘤中星形细胞和梭状细胞位于黏液样基质中,可有或没有牙源性上皮条索。牙源性黏液瘤发病隐匿,常造成明显的颌面畸形和功能障碍。作者分析了24例牙源性黏液瘤患者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6.
晕厥是一过性的脑缺血,可由恐惧、饥饿及全身健康情况较差等内因引起,也可由疼痛,体位不良等外因引起,晕厥在口腔科门诊中常有发生,笔者遇到6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8岁~42岁,2例发生于注射麻药后,1例发生于拔牙过程中,另3例均发生于牙体制备过程中(见附表)。附表 患者的一般情况病例年龄性别晕厥发生时期诱因相关病史118岁男注射麻药后晨起空腹无221岁女牙体制备时恐惧无324岁男拔牙过程中无明显诱因有晕针史442岁男牙体制备时恐惧无531岁女牙体制备时恐惧无628岁男注射麻药后晨起空腹无1.晕厥的临床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其特殊的部位使早期症状隐蔽 ,不易被患者注意。由于颌面部与鼻咽部解剖部位邻近 ,因此常有鼻咽癌患者首诊到口腔科就诊。现报道我科诊治的表现为颌面部包块的鼻咽癌病例 2例。病例 1,男 ,65岁。因右侧耳下包块 2年到我科求治。检查见 :右腮腺嚼肌区后下缘 4cm× 3cm包块 ,质硬 ,与表皮无粘连 ,不活动 ,无压痛 ,无面神经受累症状 ,可扪及颈深上颈巴结 2个 ,疑为腮腺区恶性肿瘤而进行CT扫描 ,提示鼻咽癌并腮腺区转移。转外院放疗。病例 2 ,男 ,2 0岁。因左侧颈部肿痛 1周入院。检查见左胸锁乳突肌前缘与二腹肌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OK-432注射前后舌下腺囊肿囊液中IL—1α和TNF—β的含量变化,探讨OK-432治疗的机理。方法:11例舌下腺囊肿患者(单纯型5例,下陷型6例)接受病变内注射OK-432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抽取囊液分析IL—1α和TNF-β的含量。结果:11例中7例经过一次硬化治疗后囊肿完全消失,2例经过二次治疗后囊肿完全消失,治愈率达82%。患者治疗前后囊液中IL—1α的含量分别为21pg/ml和765pg/ml,TNF—β的含量分别为39pg/ml和1146pg/ml,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病变内注射OK-432治疗舌下腺囊肿效果好,其机理可能与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9.
舌神经损伤是拔除下颌智齿时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有报道永久性舌感觉丧失率为0.5%~2%,暂时性舌感觉丧失率更高,达11.5%。 拔除下颌智齿时,保护舌神经的传统方法是使用各种牵引器。Howarth氏剥离器是常被用作牵开舌侧粘骨膜瓣的器械。但Rood指出Howarth氏剥离器保护舌神经的效果并不理想。Blackben和Bramley指出,要保护舌神经免受永久性损伤,不能仅依靠牵引舌侧组织瓣。Robinson认为拔除下颌智齿时,不论是否牵引舌  相似文献   
10.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 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是由于使用抗骨吸收或肿瘤靶向治疗类药物而产生的一种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上以颌骨骨外露、感染流脓、死骨形成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相关报道逐渐增多,但因药物引起上、下颌骨同时出现大面积坏死的病例尚罕见报道。现报告我院1例肺癌患者,因病长期应用双膦酸盐而引起药物性上、下颌骨大面积坏死的详细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此类病例的临床诊治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