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颈部穿透伤并大血管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部穿透伤并大血管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因颈部特殊的解剖位置,重要器官和结构关系密切,加上创伤引直致的严重出血,病情往往较凶险,处理棘手.救治处置不当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产生严重后果.自1989年以来我们共救治10例,报告为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X线胸片、胸部CT、磁共振成像等术前确诊98例(79.0%).手术治疗118例(95.2%)均获确诊,治愈110例(88 7%),死亡3例.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病史、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是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尽早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合一”肠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贲门癌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病人分为PN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应用“全合一”肠外营养支持或常规输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等营养指标和IgG,IgA,IgM及淋巴细胞计数等免疫指标;手术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⑴PN治疗后,各项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均比术前有明显提高,其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术后常见并发症PN组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围术期肠外营养治疗对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黏膜缝合加包埋吻合法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9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应用黏膜缝合加包埋吻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本方法对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有满意的效果。结论:黏膜缝合加包埋吻合法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食管平滑肌瘤7例报告汕头市中心医院(515031)马陈声,罗友雄食管平滑肌瘤是指发生于食管粘膜之外、肌层之中的良性肿瘤[1],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自1976年1月~1994年6月共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1~5...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对100例自发性气胸(SP)分为VATS组和剖胸组进行术中术后各种参数的回顾性分析。结果VATS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优。VATS组和剖胸组术后并发症率分别为8%和22%(P<0.05),近期漏气率分别为6.0%和12%,远期复发率分别为2.3%和2.8%(P>0.05)。结论VATS与剖胸术比较,更易被患者接受,总的疗效较优,应作为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贲门腺癌外科治疗效果的临床方法。方法:分析过去10年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贲门腺癌的外科治疗情况,总结贲门腺癌临床外科治疗的特点。贲门部癌肿654例。其中贲门腺癌.561例,贲门鳞癌20例,其它病理类型贲门部癌肿73例。结果:贲门腺癌术后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为50、9%、29.1%,15.9%,11.7%。结论:通过临床表现与胃肠道钡餐可以提出贲门癌的临床诊断,但是病理组织学类型水平上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只能依靠胃镜及病理检查;贲门腺癌的治疗目前主要是以手术配合化疗、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对贲门腺癌积极进行放疗建议作为贲门腺癌的治疗措施加以提倡,此点可能成为贲门腺癌在治疗方面最有意义的观念转变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总结35例开胸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及治疗经验。结果术后死亡6例。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合理使用机械通气,可降低术后呼吸衰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贲门癌术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PN)对贲门癌术后病人的疗效.方法:将8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2例,用常规补液;PN组44例,用PN治疗.结果:①PN可提高病人体力状况,减少体重下降幅度,降低白细胞数升高幅度,降低红细胞数、血红蛋白以及血清清蛋白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②PN组的病人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0,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55%,胸腔积液发生率为4.55%,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0;对照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7.14%,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57%,胸腔积液发生率为19.05%,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贲门癌术后PN治疗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及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食管癌手术中采用器械吻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80例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按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重建消化道分为两组,手工吻合组539例,器械吻合组641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与吻合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器械吻合组胃食管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均较手工吻合组缩短(P〈0.01).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呼吸循环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器械吻合组均较手工吻合组低(3.1%,2.4%,0.2%,2.3%,0.6%伪6.5%,4.0%,0.8%,3.5%,1.8%),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器械吻合重建消化道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