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影响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继续使用的可能因素.方法 对行RPD 修复治疗的180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可能影响RPD继续使用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年后完成回访173例,共252副RPD;其中金属支架138例,塑料支架114例;上颌128副,下颌124副.有49例患者56副义齿未被继续使用或很少戴用,RPD继续使用率为77.8% (196/252).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有可摘局部义齿佩戴史、有前牙区缺失修复、有对颌的牙数目少、咀嚼功能满意、无疼痛不适、无异物不适感与可摘局部义齿能继续使用相关.结论 有可摘局部义齿佩戴史、前牙缺失、对颌的牙数目少者较能坚持使用RPD.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可摘局部义齿治疗前后老年修复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为可摘局部义齿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老年牙列缺损患者154例,平均年龄为64.35岁,采用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eriatric oral health assessment index,GOHAI)量表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对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前后的GOHAI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患者GOHAI量表中生理功能(Z=-7.989)、心理功能维度(Z=-8.128)和总体得分(Z=-7.93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通过改善患者的口腔生理功能和心理社会功能,可显著提高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病例的临床表现包括缺牙区[牙合]龈间隙的不足,余留牙的牙体牙周组织的丧失,[牙合]曲线形态不良,副功能性的[牙合]习惯和不良饮食结构等,临床上有关此类病例的诊治,及其与颞下颌关节功能系乱症发生的关联和防治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此类病例的[牙合]重建修复报道和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