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护航行动期间官兵口腔疾病的诊治需求, 了解海上口腔疾病处置特点, 并分析应对措施, 为后续护航口腔医疗保障人员提供参考、为提高海上口腔卫生保障能力提供依据。方法记录并分类统计护航期间舰员的不同口腔疾病及处置措施。结果护航期间就诊率最高的口腔疾病为牙结石阳性、龋病、溃疡、智齿冠周炎、楔状缺损、残根残冠;最多的海上口腔诊疗处置手段为牙体充填术、超声洁治术;引起海上口腔急诊的疾病主要是智齿冠周炎、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护航期间官兵口腔诊疗需求大, 以龋病、牙周疾病、智齿冠周炎为主, 需加强任务期与非任务期口腔卫生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2.
将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A)分别用乙醇、丙酮、蒸馏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预处理剂,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PA预处理对Single Bond 2和Prime&Bond NT两种全酸蚀粘接系统双键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溶剂、浓度的PA预处理剂组2种全酸蚀粘接剂的双键转化率与阴性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原花青素预处理对全酸蚀粘接系统固化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局部应用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对牙本质粘接界面耐pH循环老化的影响。方法 常规制备牙本质粘接试件,将其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行pH循环,期间每日分别加用CPP-ACP、去离子蒸馏水(DDW)处理,15 d后测定微拉伸粘接强度,观察断裂模式、界面形貌及纳米渗漏,并确定混合层内元素含量。另一组试件制备完成后即刻测试。结果 无pH循环组及pH循环/CPP-ACP组微拉伸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均显著高于pH循环/DDW组(P<0.05)。试件均以混合破坏为主。pH循环/CPP-ACP组混合层质量优于pH循环/DDW组,纳米渗漏少。无pH循环组及pH循环/CPP-ACP组混合层内Ca含量显著高于pH循环/DDW组,Ag含量显著低于pH循环/DDW组(P<0.05)。结论 牙本质粘接界面局部应用CPP-ACP可增强界面耐pH循环老化的能力,延缓界面退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牙种植体乳头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进行牙种植体修复治疗的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牙种植体乳头退缩和乳头充盈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牙种植体乳头退缩事件的生存分析,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牙种植体乳头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季铵盐单体改性粘接剂对牙本质粘接界面耐酶解性能的影响,探索提高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新方法.方法 30颗无龋人第三磨牙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季铵盐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正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2-methacryloxylethyl dodecylmethyl ammonium bromide,MAE-DB)]改性的粘接剂(AdperTM Single Bond 2)组(简称MAE-DB组)、氯己定组和阴性对照组(AdperTM Single Bond 2粘接剂).全酸蚀粘接技术制作标准牙本质粘接试件,37℃水浴浸泡24 h后,制成微拉伸试件,浸泡于酶解液中0、24和120 h(每组每个时间点30个试件).检测各组试件粘接强度、断裂模式和纳米渗漏情况.结果 未经酶解处理的各组试件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解处理24和120 h后,MAE-DB组的粘接强度分别为(31.13 ±8.77)和(24.14±6.64) MPa,分别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相应时间点[(25.63±6.90)和(15.22±6.57) MPa](P<0.05).酶解处理后阴性对照组的断裂多发生于混合层底部,而氯己定组和MAE-DB组断裂多发生于混合层顶部.酶解处理前各组均可见少量的银离子沉积于混合层底部.酶解处理120 h后,扫描电镜显示,氯己定组和MAE-DB组混合层底部的纳米渗漏银离子比阴性对照组少,纳米渗漏分级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E-DB改性牙本质粘接剂可有效提高牙本质粘接界面的耐酶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体外再矿化脱矿牙本质的效能和机制.方法 ①制备牙本质片20片,37%磷酸脱矿30s,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经人工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和CPP-ACP处理15 d之后进行显微硬度测定、表面形貌观察及X线衍射分析.②构建胶原纤维镍钛网,采用透射电镜观察CPP-ACP和SBF处理的重组胶原,并进行选区衍射分析.结果 处理15 d后CPP-ACP组和SBF组牙本质表面显微硬度分别为(47.92±4.25)和(42.72±4.65)维氏硬度值,CPP-ACP组显著高于SBF组(P<0.05),且扫描电镜见CPP-ACP组牙本质表面较SBF组明显致密,有大量以羟基磷灰石为主的沉积物生成.透射电镜见CPP-ACP组重组胶原纤维上及周围分布有密集呈梭形的长50 ~ 60 nm的无定形磷酸钙.SBF组仅见少量类圆形无定形磷酸钙.结论 CPP-ACP可促进离体脱矿牙本质再矿化,表面形成以羟基磷灰石为主的矿物质沉积,可用于根面龋和牙本质过敏的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根管冲洗剂(MTAD)联合次氯酸钠超声荡洗根管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抗菌性和清洁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海军特勤疗养中心收治的难治性根尖周炎感染患者6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以MTAD超声荡洗根管进行根管预备,观察组以MTAD联合次氯酸钠超声荡洗根管进行根管预备,两组根管预备后均常规进行根管填充治疗,根管预备前后均从根管壁表面进行采样行细菌培养和计数,计算比较两组细菌减少率。评价比较两组疼痛情况、清洁效果和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根管预备后菌落计数降低,细菌减少率和治疗成功率升高,清洗后Negm疼痛分级为3级和4级患者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TAD联合次氯酸钠超声荡洗根管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感染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清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