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包裹的牙髓干细胞移植在Scid小鼠腹腔内后成牙本质的作用,探讨APA作为牙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用APA微囊包裹第二代人牙髓干细胞,植入Scid鼠腹腔内,植入6周后取材,通过检测被APA微囊包裹的牙髓干细胞是否表达牙本质基质特异性蛋白,观察牙本质形成情况。结果:APA微囊包裹的牙髓干细胞在植入6周后可以检测到特异性牙本质基质蛋白-牙本质涎磷蛋白的形成。结论:用APA作为支架材料,采用组织工程方法包裹的牙髓干细胞可以形成牙本质基质,牙髓干细胞和APA用于组织工程牙本质的构建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葡萄糖浓度对寡发酵链球菌(Streptococcus oligofermentans,So)与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对So产过氧化氢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平板培养法观察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So与Sm之间的相互作用;运用4-氨基安替吡啉-辣根过氧化物酶法测定不同葡萄糖浓度下So过氧化氢的初始产生速率和产量.结果环境葡萄糖浓度为0、10、50 mmol/L时均可见So对Sm有抑制作用;Sm受抑制区面积占菌膜面积比值:同时接种So和Sm时,无糖环境比值为0.202±0.005,10、50 mmol/L葡萄糖环境分别为0.467±0.025和0.468±0.028;先接种So再接种Sm时,无糖环境比值为0.394 ±0.004,10 mmol/L葡萄糖环境为0.811 ±0.075,50 mmol/L葡萄糖环境为0.816 ±0.007.葡萄糖浓度为10、50 mmol/L时So对Sm的抑制作用均较无糖环境下显著(P<0.05),但两种浓度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糖浓度为10、50 mmol/L时So的过氧化氢初始产生速率[(23.573±0.263)、(23.337±0.473) μmol·L-1·min -1]均显著高于无糖环境[(10.513 ±0.516) μmol·L-1·min-1],P <0.05.无糖环境下So对数生长期各时段过氧化氢产量高于有糖环境(P<0.05).1000 mmol/L葡萄糖环境下未见So抑制Sm,亦未能检测到So产生过氧化氢.结论So抑制Sm的能力受糖环境的影响,在10、50 mmol/L葡萄糖环境下,So具有更强的抑制Sm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同步辐射衍射增强CT对根管充填后离体牙的成像效果。方法:应用同步辐射衍射增强成像对10颗经根管预备和热牙胶充填的离体牙牙根进行成像,并进行CT重建。结果:可观察到主根管和侧支根管影像,并能清晰观察到根管充填后牙胶和根管封闭剂的充填区域,及充填缺陷如未被充填的空隙和气泡等情况。结论:同步辐射衍射增强CT适合观察和评价根管充填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ICDAS龋病评估系统与WHO龋失补指数在中国儿童龋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应用,评估ICDAS-Ⅱ系统的可行性。方法:对自愿参加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健康检查的267名7~12岁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分别采用ICDAS-Ⅱ系统和WHO标准对每位受试对象进行评估。为了便于与WHO标准相比较,将ICDAS-Ⅱ系统的龋病分级标准,根据对龋的定义范围不同,分为健康和龋病两部分,具体分类如下:D1(0级为健康,1~6级为龋齿);D2(0~1级为健康,2~6级为龋齿);D3(0~2级为健康,3~6级为龋齿);D4(0~3级为健康,4~6级为龋齿)。从性别,年龄等多方面分析比较两种龋病评估系统的患龋率和龋均。结果:ICDAS-Ⅱ系统检查者之间的Kappa值为0.74~0.84,WHO标准检查者之间的Kappa值为0.82,均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ICDAS-Ⅱ系统与WHO标准比较,患龋率为86.1%比50.2%,乳牙龋均为2.38比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DAS-Ⅱ系统D2、D3的患龋率及龋均明显高于WHO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4的乳牙龋均与WHO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DAS-Ⅱ龋病评估系统与传统的WHO标准相比有更高的龋病检出率,尤其对早期釉质龋有明显优势,是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首个白血病病毒血液筛查法通过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安全注射联盟会议会上获悉,目前,滥用注射、过度注射、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非安全注射行为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引起我国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据卫生部医政司护理处处长郭燕红介绍,安全注射包括对病人的安全、对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对环境与公众的安全,主要涉及注射用具与注射药物、注射的技术操作过程、注射后的用具处理等环节。当前,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基层医院、医务所普遍存在以下非安全注射行为:注射器消毒达不到标准;一次性注射器反复使用;伪劣注射器用于临床;注射操作不当造成创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Twisted File(TF)、ProTaper和Mtwo这3种机用镍钛锉对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树脂模拟弯曲根管,分别用TF锉、ProTaper锉、Mtwo锉进行预备,测量预备前后工作长度、根管中轴线和根管弯曲度的变化量。结果:根备后工作长度丧失量:TF组少于Mtwo组(P<0.05);根管中轴线的变化量:根尖部TF组少于Mtwo和ProTaper组(P<0.05),弯曲部TF组与ProTaper组少于Mtwo组(P<0.05);根管弯曲度改变量:TF组与ProTaper组少于Mtwo组(P<0.05)。结论:TF锉在预备弯曲根管时,能够较好地维持根管原始走向,防止根尖偏移,是较理想的弯曲根管预备器械。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探索性研究可口可乐和汇源橙汁及其所含饮料酸对组织蛋白酶K活性的影响,探讨饮料酸在组织蛋白酶 K介导的牙本质及牙周胶原纤维降解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本研究分为可口可乐 组、汇源橙汁组、不同浓度的磷酸组(pH 2.5、pH 3.0、pH 3.5)、不同浓度的柠檬酸组(pH 2.5、pH 3.0、pH 3.5)以及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应用明胶酶谱法,检测10种处理因素作用下组织蛋 白酶K降解胶原的能力。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可口可乐处理组、汇源橙汁处理组胶原降解量升高(t=7.49、18.98,均P<0.05)。可口可乐处理组组织蛋白酶 K的相对酶活性为45%;汇源橙汁处理组 的相对酶活性为83%。在不同pH(2.5~3.5)的磷酸作用下,组织蛋白酶 K的相对酶活性为38%~56%(t=5.69、5.21,均P<0.05)。在不同pH(2.5~3.5)的柠檬酸作用下,组织蛋白酶 K的相对酶活性 为41%~125%(t=4.98、20.47,均P<0.05)。结论:可口可乐和汇源橙汁能使组织蛋白酶K的活性增强,可能通过所含的磷酸或柠檬酸,促进组织蛋白酶 K介导的牙本质及牙周胶原纤维降解。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日前,我国第一个白血病病毒血液筛查方法———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重组抗原及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项目在厦门大学通过鉴定。该鉴定委员会是由我国病毒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我国著名病毒学家、中科院院士曾毅担任主任委员。鉴定结论认为,该项目的研究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的完成,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白血病病毒血液筛查方法,使我国能够在献血者中进行HTLV感染筛查,为我国的血液安全又加上了一道保险网。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已被证实与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在日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