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soprenylcysteine carboxyl methyltransferase,Icmt)对舌鳞癌CAL-27和SCC-4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针对人Icmt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采用脂质体载体瞬时转染Icmt-siRNA抑制舌鳞癌CAL-27和SCC-4细胞Icmt表达,将实验组分为Icmt-siRNA-1组、Icmt-siRNA-2组、Icmt-siRNA-3组;同时将脂质体转染NC-siRNA作为阴性对照组,只加转染试剂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Icmt、K-Ras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K-Ras膜蛋白的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Cyclin D1、p21、Akt、p-Akt蛋白表达;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周期变化和凋亡能力。应用GraphPad Prism 8.2.1 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qRT-PCR和Western 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cmt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K-Ras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K-Ras膜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表达显著下调,p21表达显著上调(P<0.05);Ras/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Akt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增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凋亡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S期(P<0.05)。结论 体外沉默Icmt基因可有效抑制CAL-27和SCC-4细胞增殖且诱导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K-Ras膜蛋白靶向膜定位,负性调控细胞周期和下调Ras/PI3K/Akt/mTOR信号通路而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ce1基因,探讨Rce1对舌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Cal-27和SCC-4细胞,设计合成Rce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采用脂质体载体瞬时转染沉默Rce1基因。根据转染的siRNA不同,将实验组分为Rce1-siRNA-1组、Rce1-siRNA-2组、Rce1-siRNA-3组,脂质体载体分别转染相对应序列的siRNA。脂质体转染siCON作为阴性对照组,不转染siRNA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Rce1、RhoA以及K-Ras基因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ce1、RhoA、K-Ras、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及MMP-9的表达,采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Cal-27和SCC-4的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Rce1基因及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RhoA、K-Ras基因及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MMP-2、MMP-9表达下降(P<0.05)。体外侵袭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聚碳酯膜上的细胞总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划痕实验表明,实验组划痕处细胞闭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外沉默Rce1可以有效下调其在舌癌细胞Cal-27和SCC-4中的表达水平,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处理方法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拔除符合诊断标准416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按拔牙后处理方式共分为三组:A组142例,采用派丽奥明胶海绵填充拔牙窝;B组140例,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C组(对照组)134例,不予用药。分析三组拔牙术后干槽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A组干槽症的发生率为2.11%,B组为3.57%,对照组为9.70%;其中,A组干槽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67),B组干槽症发生率低于C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167)。结论派丽奥明胶海绵是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干槽症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干槽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RAC1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探讨RAC1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针对人RAC1基因设计并合成3条siRNA,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进3组人舌鳞癌细胞CAL27中,以抑制RAC1的表达;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无关核苷酸序列)和空白对照组(未转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RAC1 mRNA的表达, Western 免疫印迹实验检测RAC1、PAK1、LIMK1蛋白的表达,通过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细胞转染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RAC1干扰组细胞RAC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PAK1、LIMK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 结论: 沉默RAC1基因可抑制舌鳞癌CAL27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PAK1、LIMK1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Ⅰ(GGTase-Ⅰ),研究其在舌癌迁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登录Genebank确定人GGTase-Ⅰ基因序列,针对GGTase-Ⅰ的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RNA,分别将RNA干扰组(GGTase-Ⅰ siRNA1、GGTase-ⅠsiRNA2、GGTase-Ⅰ siRNA3)、阴性对照组(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转染至舌癌细胞Cal-27,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转染后GGTase-Ⅰ、RhoA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选取沉默效率最高的一组siRNA作为实验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GST-pull down实验检测GTP-RhoA蛋白的表达,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 干扰后细胞的GGTase-Ⅰ mRN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RhoA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MMP-2、MMP-9、GTP-RhoA的表达下降,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抑制GGTase-Ⅰ表达,可降低舌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对GGTase-Ⅰ的深入研究可能为舌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6.
<正>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是小G蛋白Rho亚家族中的核心成员,最初在酿酒酵母中被发现。研究表明Cdc42可通过调控上皮形态和极性的发生,调节肌动球蛋白和微管细胞骨架的蛋白质的极化输送和脂质组成的变化,在细胞黏附、囊泡运输、凋亡、吞噬作用、细胞迁移和胞质分裂等细胞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和SCC-4中RhoA基因的表达,探讨RhoA基因表达下调对舌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登录Genbank数据库确定人RhoA基因序列,针对RhoA的基因序列设计短链RNA,利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法将RhoA-siRNA转染至舌癌Tca8113和SCC-4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染后的舌癌细胞中RhoA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hoA、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舌癌细胞转染RhoA-siRNA后,RhoA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下降,galectin-3和MMP-9蛋白表达下降,细胞体外侵袭能力降低。结论RhoA-siRNA可以有效地抑制舌癌Tca8113和SCC-4细胞中RhoA的表达,通过降低galectin-3和MMP-9的表达从而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RhoA在舌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Ⅰ(GGTase-Ⅰ),研究其在舌癌迁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登录Genebank确定人GGTase-Ⅰ基因序列,针对GGTase-Ⅰ的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RNA,分别将RNA干扰组(GGTase-ⅠsiRNA1、GGTase-ⅠsiRNA2、GGTase-ⅠsiRNA3)、阴性对照组(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转染至舌癌细胞Cal-27,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转染后GGTase-Ⅰ、RhoA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选取沉默效率最高的一组siRNA作为实验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GST-pull down实验检测GTP-RhoA蛋白的表达,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干扰后细胞的GGTase-ⅠmRN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RhoA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MMP-2、MMP-9、GTP-RhoA的表达下降,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抑制GGTase-Ⅰ表达,可降低舌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对GGTase-Ⅰ的深入研究可能为舌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构建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ICMT,研究沉默ICMT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