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在7年临床工作中,收集10例拔牙严重并发症病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处理、预防对策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收集1991~1998年门诊拔牙病例,共10例为严重拔牙并发症。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范围12~56岁,平均31.70岁。1.2 并发症的分布情况 阻生牙滑入翼颌咽旁间隙者4例,牙根进入上颌窦者2例,下颌角部骨折者1例,颞下颌关节脱位者1例,邻牙严重松动1例,误拔牙1例。1.3 并发症的治疗 手术治疗者为5例,其他为非手术治疗。并发症的分布及处理经过见表1。表1 10例拔牙严重并发症的分布及处理方法n性别年龄(岁)拔牙部位并发症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比较高金合金、镍铬合金烤瓷冠共120个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制作高金合金、镍铬合金烤瓷冠各60个,在烤瓷冠完成时和复查时,临床检查冠的颜色、颈缘染色、边缘密合度和牙折断、折裂情况,观察3年。结果高金合金烤瓷冠没有颈缘染色,在颜色和边缘密合度方面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P〈0.05);两组都末见牙折断、折裂及组织过敏反应。结论高金合金烤瓷冠比镍铬合金烤瓷冠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替硝唑碘仿纱条局部治疗干槽症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颖铭 《右江医学》2006,34(6):658-658
干槽症是拔牙术后特别是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据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在10%~30%之间。干槽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未明确,多认为拔牙创伤过大,拔牙过程时间较长及术后感染为主要原因,治疗干槽症的主要原则是清创和消炎,使拔牙创面与外界刺激完全隔离,促进牙槽窝肉芽组织生长。笔者近5年内用替硝唑碘仿纱条局部治疗干槽症1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将2001年~2005年口腔门诊拔牙术后并发干槽症患者共100例列入观察范围,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18~68岁,其中干槽症发生于上前牙2例,下前牙1例,上磨牙43例,下磨…  相似文献   
4.
智齿冠周炎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局部用药方便有效,但单一药物治疗,不一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2001~2004年,我们采用自制替硝唑加氯林可霉素药膜治疗急性局限型冠周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76例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在就诊当天行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另一组按多次法进行治疗,对照两组治疗效果和疗程。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复查率分别为95.1%,96.6%,疗程实验组全部是1次,1d,对照组为5.1次,18.5d,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疼痛消失时间和抗菌素的使用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较多次法疗程短,严格控制适应证可以避免治疗后疼痛,并且达到长期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生物活性玻璃和骨形成蛋白联合治疗牙周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生物活性玻璃和骨形成蛋白复合物治疗牙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52倒牙周病患者的82颗牙行袋内壁刮治术后植入生物活性玻璃 骨形成蛋白。结果 术后3年经各项指标观察,有效68颗牙,占82,9%。尤其是单面袋患牙全部有效。结论 袋内壁刮治术后植入生物活性玻璃 骨形成蛋白修复牙周骨缺损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膜植入治疗根分叉病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国产BME-l0X型医用胶原膜与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根分叉病变患者施行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膜(nHAC),观察其疗效。结果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nHAC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nHAC治疗根分叉病变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128例舌下腺囊肿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颖铭 《广西医学》1997,19(6):977-978
为了探讨舌下腺囊肿手术治疗的最佳方式。对128例舌下腺囊肿采用不同术式后跟踪观察半年到5年的临床效果。结果:单纯行囊壁切除术或行袋形成形术易复发,而行舌下腺切除术或加部分囊壁切除术,均能达到根治的效果。作认为舌下腺囊肿均应行舌下腺切除术并强调钝性分离舌下腺组织可避免损伤颌下腺导管及舌神经等邻近的重要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纳米银改性钛片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抗菌能力的观察,探讨口腔种植体颈部钛表面抗菌改性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为纳米银改性钛片,对照组为光滑钛片,每组各10片。通过贴膜法和抗粘附实验两种方法检测纳米银改性钛片的抗菌性能。结果:贴膜法显示培养24 h后纳米银改性钛片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的抗菌率达到90%;抗粘附实验显示牙龈卟啉单胞菌散在分布,且对照组多于实验组,伴放线放线杆菌散在分布对照组钛片上大量粘附,呈片状或团状集聚在一起。结论:纳米银改性后的钛片抗菌性能突出,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抗菌生物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唑的治疗效果,探索如何减少拔牙后牙槽嵴的萎缩和吸收,有效地维持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为后续的义齿修复奠定良好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76例患者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哇于牙槽窝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复诊并行X线摄片检查.结果 76例拔牙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现术后出血、裂开及感染,无植入物排异等并发症;牙槽嵴平滑、无凹陷;同术前相比,牙槽嵴高度无明显降低。结论 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哇可战少术后并发症、维持牙槽嵴的有效高度,为后续的义齿修复提供了基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