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变态反应是机体对药物的一种不良反应,它的表现多种多样,可累及到各种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其发病程度从轻的皮肤或口腔粘膜损害到致命的过敏性休克。本文所指的药敏性口炎是以各种药  相似文献   
2.
干燥综合征诊断的临床及实验检查分析(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 以下简称 SS),是一组以损伤涎腺泪腺为主的外分泌系统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口眼和其它粘膜干燥为主,常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结缔组织病。该病由 Henrik sj(?)gren(1933)将临床与病理结合,全面概述而命名。自国外发现 SS 患者血清中有自行循环抗  相似文献   
3.
4.
维胺酸治疗口腔白斑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观察维胺酸对地鼠颊囊癌前病变的阻断作用及对临床口腔白斑的治疗效果,作者采用0.5%二甲基苯蒽涂抹金黄地鼠颊囊制成癌前病变模型,再给予维胺酸治疗。82只实验动物分为口服、局部治疗、口服加局部治疗及对照4个组。分别于用药8周和停药8周观察并取活检,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动物颊囊粘膜上皮的改变。结果发现,该药对癌前病变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将维胺酸用于临床治疗口腔白斑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率达84.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部分病例可逆转为正常组织。实验证明用该药治疗癌前病变,有其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胸腺肽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6.
白斑脱落粘膜上皮细胞与组织上皮细胞微核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口腔白班患者脱落粘膜细胞微核细胞率及相应组织细胞微核细胞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将该项指标应用于口腔白斑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Feuglen染色方法,对59例单纯增生、32例轻和中度异常增生性白斑及28例重度异常增生性白斑和口腔鳞癌患者的口腔脱落粘膜细胞和组织上皮细胞微核进行了检测,同时检测了100例健康人的口腔脱落粘膜细胞微核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口腔白斑患者脱落粘膜细胞微  相似文献   
7.
"增生平"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增生平对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效果.方法: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病例129例,其中糜烂型89例,萎缩型22例,斑块型18例,随机分为2组,增生平治疗组,口服增生平每日3次,每次4片,连续服用2~4个月;口炎清治疗组每日2次,每次10克冲服.结果:增生平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口炎清治疗组62.1%,增生平治疗斑块型扁平苔藓有效率为55%,口炎清组22%.结论:增生平组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效率高于口炎清治疗组,特别是对斑块型扁平苔藓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本病是指口腔粘膜复发性,园形或椭园形溃疡,伴剧烈的疼痛,轻者间歇发生,数月一次,重者可连绵不断,持续较长时期,以致溃疡此愈彼起,经久不愈,因疼痛较重,往往造成精神痛苦,以致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由于本病病因不明,目前治疗方法虽多,  相似文献   
9.
10.
在很多皮肤粘膜病中,如多形红斑、Dühring—Brocq病(疱疹样皮炎)、大疱性类天疱疮、良性类天疱疮、大疱性苔癣及毒皮病等都可能发生口腔粘膜上皮下的水疱大疱性损害。天疱疮在这些水疱大疱性损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但口腔损害常见,而且又比皮肤更早出现,由于预后严重,故早期诊断非常必要。在口腔粘膜部位的水疱,因食物创伤的关系,疱易破裂,很快失去疱顶,并导致临床诊断为糜烂性的病变。随之而来的炎症变化,改变了组织学所见,造成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