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铸造设备、材料的更新、普及,近年来,在牙列缺损修复中,重建(牙合)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矫形工作者的重视。我科自1982~1985年对不同程度的牙齿磨损所致的各种口腔疾患,采用(牙合)垫及(牙合)垫可摘义齿进行矫形治疗修复7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我科自1982年以来,为努力保存牙齿,对牙冠劈裂患牙采取摘除游离牙片及移位、松动的牙爿,经完善的牙髓治疗,改变传统的修复方法,应用覆盖铸托修复27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修复体的适应症: 1.后牙牙尖(1个  相似文献   
3.
根据单颌缺牙的特点,笔者偿试进行不用(牙合)架直接排牙的方法完成单颌义齿,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一、适应证: 1、各种原因引起的单颌缺牙需进行义齿修复者。 2、全口缺牙修复后因咬(牙合)不正确需要重新制作其中单颌义齿者。  相似文献   
4.
诸秀娣  沈忠贤 《口腔医学》1987,7(4):201-202
<正> 根分叉区暴露、慢性感染及髓底穿通等患牙(以下简称根分叉病变),临床上大多并发颊侧瘘管而被拔除。笔者自1984年1月以来,对此类下颌患牙采用牙冠纵切后,制作变异高嵌体修复5例,经2年后复查,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方法及步骤牙冠纵切:对根分叉病变的活髓牙,在局麻下将金刚砂片依牙长轴方向,自(牙合)面颊、舌沟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加压印模法在铸造(牙合)垫义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余留牙磨耗的修复,用常规的印模法制作的(牙合)垫铸造义齿,其适合性达不到设计要求,腭杆(板)与腭粘膜之间不密合、有间隙。为此,笔者采用加压印模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兹报告如下。实验研究实验材料:选择上牙颌无缺损者男、女各2名。年龄29~41岁。每人取7个印模(其中1个为常规印模,6个为加压印模)。常规印模用水胶体印模材(上齿厂产品)。加压印模用硅橡胶印模材(日本三金工业株式会社和西  相似文献   
6.
局部活动铸造义齿能充分利用口腔基牙条件,使塑料基托减少到一定的程度,能部分或大部分地暴露硬软组织,不但解决咀嚼力的合理传递,且固位、冷热传导均比塑料义齿好。为此,合理的设计是获得坚固、耐用、舒适、美观可摘义齿的关键。本文就我科自1980~1983年所作的局部活动铸造义齿修复387例,进行临床治疗设计分析,并作讨论。  相似文献   
7.
我科采用分解脱模法用于较复杂的铸件,共制作了356付义齿,解决了复杂病例中使用整体脱模法难度大和易变形的问题,与带模法相比,节省了材料.减少了操作时间,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临床操作按常规基牙制备,印取石膏工作模型,确  相似文献   
8.
铸造时金属未能占满蜡模型腔以致完成的铸件出现部分缺损称为铸造不全。 铸造不全虽非高熔合金铸造的常见缺陷,但这种缺陷的发生原因多数只是出于一些微小的差错,因而常常使人倍感沮丧。 我们开展高熔合金铸造工艺五,六年以来,曾发生过一些铸造不全的症例,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止其发生的注意点,供同道参考。 实例分析 例1 铸件原设计金属基板,65联卡,3|4隙卡。浇铸失败,基板大部失  相似文献   
9.
<正> 我科自1982年以来,应用针型固位的方法对前牙牙列缺失及牙体缺损进行固定修复,6年来共制作各类针型固位修复体60余例,其中对修复2年以上的41例患者进行了复查,效果满意,其方法可靠、操作简便、符合美观、兹报道如下。适应症:(1)前牙中间缺失1至2牙。(2)前牙间隙。(3)前牙切角及切缘缺损。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下颌总义齿的固位,有赖于适当的基托覆盖面积及基托与承托区组织的密合。临床上牙周病所致的牙列缺失及老年缺牙期较长患者,下颌牙槽骨吸收、萎缩使牙槽嵴低平,义齿承托面积减少,且唇、颊、舌软组织活动范围较大,可影响其边缘封闭导致密合欠佳,使下颌总义齿不能达到良好的固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