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2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小儿从出生到建立完好的恒牙列,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常见的龋、牙齿发育异常、口腔不良习惯等,均会对牙、颌、面的生长产生影响,导致面型异常及各种错牙合畸形。如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采取早期治疗,治疗效果最好,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常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用比较简单的矫治方法和矫治器改正,及早地阻断错牙合畸形的发展,引导牙、颌、面正常发育。开展早期治疗,要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依据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发育的顺序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期治疗可能只是整个治疗计划的一部分,大多数的患儿常常需要到替牙期后再进行后期常规正畸治疗,所以要把乳牙、混合牙列期的早期治疗作为从乳牙、混合牙列期到恒牙列期的整体正畸治疗过程的一个环节来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纤维根管桩根管内固定联合复合树脂粘接对儿童前牙冠根联合折的修复效果.方法 上颌中切牙外伤致冠根联合折断的患者11例(患牙11颗),年龄11 ~ 14岁,均为横折或斜折,无纵折,无牙槽骨骨折;就诊予以断牙外固定后即刻行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1周;采用纤维根管桩根管内固定加冠根断端复合树脂粘接的方法进行断端自体牙修复.结果 11颗患牙中,9例治疗成功,短期内恢复美观和功能,效果满意;失败2例,其中1例为腭侧折断,折断线较低,出血、渗出较多;另1例患儿未遵医嘱食用硬物导致折断面松动.结论 采用纤维根管桩根管内固定加复合树脂粘接治疗儿童前牙冠根联合折,操作简单、快捷,可在短期内恢复美观和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牙体和牙周组织损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过渡性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认知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科普宣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47名初诊患儿家长进行基本信息和口腔不良习惯相关问题调查,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计数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影响儿童家长对口腔不良习惯认知情况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247名学龄前儿童家长中,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的原因中,因口腔不良习惯就诊占17.4%,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为44%。家长对口腔不良习惯的认知不高,不到一半的家长(46.6%)知晓口腔不良习惯,其中82.6%的家长认为不良习惯影响孩子牙、颌、面发育以及心理健康,影响面形(62.1%)、牙列整齐(34.7%)、咀嚼功能(48.4%)、心理健康(21.1%)。78.3%的家长认为口腔不良习惯需要纠正,69.6%认为需要去医院治疗,30.4%认为只要孩子停止放弃口腔不良习惯就可以;61.7%的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会及时就医。家长获取口腔不良习惯相关知识的途径,医院宣教占61.5%。不同特征的家长对口腔不良习惯认知有所不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学历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固定矫治装置治疗儿童牙间隙丧失的效果。方法:采用托槽弓丝+螺旋推簧局部固定矫治装置,对8例牙间隙丧失的患者进行恢复性治疗。结果:8例病例,6例成功,1例有效,1例失败。间隙恢复最快为2个月,最慢为7个月。结论:采用固定矫治装置恢复丧失的牙间隙,效果良好,是临床上一种比较简单、快捷、经济的早期矫治方法。由于本组病例数较少,仍需积累更多病例,进一步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咀嚼2种胶姆糖后口腔菌斑pH值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8例健康受试者(年龄23~27岁,男4例,女4例)参加3次试验,每次实验开始前停止刷牙24h,在使用10%的蔗糖溶液漱口前以及漱口后5、10、15、20min,用Beetrode pH微电极测量口腔菌斑的pH值,作为基线值.1周后先测量静息pH值,再用蔗糖溶液漱口,1min后给予无糖胶姆糖咀嚼,在5、10、15、20min时间点,分别测量非咀嚼侧的菌斑pH值.1周后重复上述实验,胶姆糖改为含茶多酚胶姆糖.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分析.结果:与基线值比较,咀嚼2种胶姆糖都能有效防止由于含漱蔗糖水导致的菌斑pH值下降,并使pH值维持在静息pH值以上.2种胶姆糖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咀嚼2种胶姆糖均能防止菌斑pH值下降,减少患龋危险.  相似文献   
6.
汪隼 《上海口腔医学》2002,11(4):382-384
目的:比较氢氧化钙与Metapex根充精剂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对龈病、外伤及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病变的年轻恒牙,经牙髓炎、根尖周病治疗后,分别采用氢氧化钙或Metapex根充糊剂作暂时性根管充填,促使其根尖的形成或封闭(即根尖诱导成形术)。结果:两组总的成功率基本相同,但用Metapex糊剂操作简便,且治疗所需时间要比氢氧化钙短。结论:采用Metapex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刷牙:方法正确才有效 通常.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包括3个基本动作——旋转。拂刷与颤动,这些基本动作有助于使牙刷刷毛到达每个牙面和牙龈部位.以轻柔的压力振动牙苗斑.使其从牙面松脱,达到清除菌斑和按摩牙龈的目的。刷牙时间一般为3—4分钟.每个牙面都要认真、仔细清洁.同时还应轻轻刷洗舌头。  相似文献   
8.
汪隼 《上海口腔医学》2001,10(3):225-225
患者男性 ,7岁。家长诉 :左下前牙 1998年 12月脱落后3个月长出 1颗畸形牙齿。 1999年 8月 30日此牙疼痛伴牙龈肿胀来我科就诊。检查 :牙列6EDCBA|ABCDE66EDC2A|1BCDE6 ,|1呈体积增大的圆锥形牙 ,舌侧窝纵形裂沟深陷 ,内有食物残渣滞留。松动Ⅱ~Ⅲ度 ,叩痛明显 ,牙龈肿胀。A|Ⅱ度松动。X片显示 :1牙体形态异常 ,呈增大的畸形牙 ,舌侧窝向髓腔陷入过深 ,显示出高起的趾状舌尖 ,位于牙齿中央低密度的腔隙中 ,形似有一小牙被包于牙髓中 (图 1)。牙根粗短 ,逐渐生长呈喇叭口。 1|先天性缺失 ,A|牙根吸收 13,远中部分吸收…  相似文献   
9.
10.
汪隼 《大众医学》2012,(9):47-47
家长们通常所说的“牙列不齐”,医学上统称为“牙颌面畸形”,是指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影响了牙.骀、颌、面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异常.上下颌骨位置和形态变异,以及牙颌和颅面关系不协调等。牙颌面畸形是口腔科的常见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口腔功能和颜面的美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