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1.
目的:本前瞻性研究是为了确定应用于萎缩上颌后牙区的多孔状短种植体的5年存活率。必要情况下植入种植体需结合上颌窦底内提升术.术中常常添加无机牛骨粉。材料和方法:在87例牙列缺损患者中植入110颗多孔状短种植体并随访5年。使用的种植体包括两种长度(5mm和7mm)和两种直径(4.1mm和5mm).根据患者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进行选择。在47个植牙部位实施了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其中8例直接提升窦底黏膜.39例提升同时加入异体移植骨).未负载的愈合期为6个月。总共63颗种植体用单冠修复.47颗相邻种植体联冠修复。观察指标是有无修复体和种植体失败,任何并发症和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结果:种植体修复后5年内无患者退出研究。11颗种植体失败:2颗发生于种植体未负载时,9颗发生在修复体负载后。11例患者(占12.6%)都失败了1颗种植体。6名患者(占6.9%)发生了修复体失败(种植体单冠修复)。1例手术并发症(膜穿孔)发生,但种植体正常植入。愈合期间无并发症发生。3名患者种植体负载后发生严重种植体周围炎而不得不拔除种植体。2颗基台松动和1颗烤瓷冠崩瓷。随访期末的种植体存活率是90%,修复重建的成功率是93.1%。平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为1.4mm。结论:上颌后牙区使用多孔状短种植体治疗5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具有可接受的临床结果.但仍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来证实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种植覆盖义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种植体支持的无牙颌套筒冠覆盖义齿由于灵活的设计、理想的固位和咀嚼功能为无牙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合理设计套筒冠内冠角度,选用合适的套筒冠内外冠材料可使整个覆盖义齿获得最佳固位力,同时对种植体套筒冠固位位置的优化设计和力学分析能提供更理想的应力分布,保证义齿的远期成功。本文对种植体支持的无牙颌套筒冠覆盖义齿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标准型“All-on-four”种植即刻负重方法修复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3例伴有后牙区萎缩的单颌或全口无牙颌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All-on-four”即刻负重方案,于术后48 h内戴入螺丝固位的一体式聚丙烯酸酯固定桥,其均由4枚种植体支持(2枚倾斜,2枚轴向),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分别于种植体负重后12、24、36个月进行随访,评估种植体及修复体留存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平均随访20.8个月(6~36个月)。结果:13例患者总共植入60枚种植体,完成15件即刻负重修复体(6件上颌,9件下颌),种植体累计存活率为98.33%,修复体存留率为100%。随访期内,上下颌的倾斜和轴向种植体之间边缘骨吸收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患者(15.38%)发生了并发症(1例机械并发症和1例生物学并发症)。结论:根据“All-on-four”方法对无牙颌患者进行即刻负重修复的临床效果稳定可靠,患者满意度高,但还需大样本量研究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磨牙缺失颌间距离不足种植体支持的螺丝固位一体冠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76例磨牙缺失、颌间距离不足,不能满足常规种植修复5~7 mm的修复空间的患者,共计507颗种植体,采用常规种植一期手术,并运用种植体支持的螺丝固位一体冠修复.随访6个月~2 a,记录螺丝固位的一体冠修复体的临床效果,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x2检验.结果:经过6个月~2 a的随访观察,种植体存留率为99.61%,37例患者发生崩瓷,主要发生在3~4 mm组.在各组别中,烤瓷修复比金属(牙合)面烤瓷更容易发生崩瓷(P<0.05);颌间距离越小,越容易发生崩瓷(P<0.05).13件修复体发生螺丝松动,13例患者出现牙龈红肿,探诊出血.经牙周治疗及口腔卫生宣教后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种植体支持的螺丝固位一体冠修复设计可以解决磨牙区颌间距离不足的缺牙患者的修复难题,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