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Ⅱ类高角患者矫治后颅面结构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Ⅱ类高角患者矫治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采用Tweed Merrifield骨骼测量法对 14例安氏Ⅱ类高角病例治疗前后组织改变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 :( 1)FMIA及Z角在治疗后增加并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 2 )ANB治疗后减小 ,SNB增大且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 3)牙合平面角 (OP FH)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治疗过程中 ,我们成功地控制了 :( 1)面部垂直向的生长 ;( 2 )牙合平面的旋转 ;( 3)下切牙直立于基骨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结果 ,使颜面更加协调美观  相似文献   
2.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卫生保健已提上日程,尤其是儿童的牙齿,更得到家长及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正畸引导儿童及家长做好牙颌畸形的早期预防,加强儿童及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医护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上颌单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的矫治结果。方法 :采用PAR指数对 19例上颌单颌拔牙的安氏Ⅱ类 1分类错患者矫治前后的模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矫治前后PAR总分值减少 17.83± 6 .94 ,减少百分率为 83.0 8%± 9.72 % ;加权PAR分值减少 2 9.87± 10 .15 ,减少百分率为 86 .0 1%± 12 .6 3% ;矫治后病例中改善 2例 ,占 10 .5 3% ,极大改善 17例 ,占 89.4 7%。结论 :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 ,上颌单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口内像是口腔正畸的重要资料,拍摄的好坏会影响病例的展示水平,直接妨碍论文的发表。在已发表的各类论文的临床图片中经常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重度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降低托槽脱落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正畸重度氟斑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的有效性 ,降低临床托槽的脱落率 .方法 :选择 1 7例 (共 32 4颗 )需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重度氟斑牙患者 ,按氟斑牙釉质表面处理方法的不同 ,随机分为氟斑牙直接黏接托槽组、氟斑牙表面磨除黏接托槽组、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组 .每组牙经酸蚀和釉质表面处理后 ,每一牙面均黏接方丝弓托槽 ,观察托槽的脱落率 .结果 :氟斑牙直接黏接托槽组 ,氟斑牙表面磨除黏接托槽组 ,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组 4 ,8和 1 2wk总脱落率分别为 74 .0 %、2 5 .9%和 1 .7% .经 χ2 检验 ,3个黏接组间托槽的脱落率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1 ) .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组的疗效最佳 ,且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组效果好于氟斑牙表面磨除黏接托槽组 ,氟斑牙表面磨除黏接托槽组效果好于氟斑牙直接黏接托槽组 .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贴面黏接托槽可有效降低氟斑牙正畸托槽的脱落率 ,是临床重度氟斑牙固定正畸矫治中的一种美观有效的新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正畸记存模型的制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矫治计划的制定 ,所以正畸取模要求更加准确 ,尤其对于低龄儿童的模型制取需要一定的护理干预。本研究探讨儿童取模的心理特征以及护理干预对取模的影响。方法 :2 81例错畸形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不干预组 ,观察护理干预后患儿取模时的合作程度 ,以及不同年龄组合作程度的改变 ,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不干预组相比 ,干预组合作型比例从 4 4 .0 3%增加到 74 .15 % ,紧张型和拒绝型分别下降 12 .4 3%和 14 .82 % ,明显降低 ,三者均有显著性差异 (p 相似文献   
8.
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前牵矫治前牙反(牙合)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TBA联合前牵矫治骨性前牙反(牙合)15 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前牵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5 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外型明显改善,反覆盖反覆(牙合)纠正.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引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理想装置,对上下颌骨作用均较大.  相似文献   
9.
二磷酸盐对大鼠快速上颌扩弓后腭中缝骨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二磷酸盐 (BP ,一种骨吸收抑制剂 ) ,对大鼠快速上颌扩弓后腭中缝骨质重建的影响。方法 :对 6周龄SD雄性大鼠 66只进行快速上颌扩弓实验 :快速扩弓 1周、保持 4周、复发 4周。在保持期大鼠接受 5种不同的处理 ,分别为 :保持 4周不注射BP组 (R4)、保持 4周注射BP 1周组 (R4B1)、保持 4周注射BP 2周组(R4B2 )、保持 4周注射BP 3周组 (R4B3 )、保持 4周注射BP 4周组 (R4B4) .分别在扩弓结束、保持结束、复发结束时处死大鼠 ,制作脱钙骨及不脱钙骨切片 ,计算 5种处理方法大鼠扩弓后的复发率 (RR)、矿化沉积速率 (MAR)、破骨细胞数量 (ON)。结果 :R4与R4B1的RR、MAR及ON差别无显著性 ,R4B2 与R4B3 的RR、MAR及ON差别无显著性 ,但R4、R4B1与R4B2 、R4B3 与R4B4之间差别有显著性。结论 :BP确实能抑制骨吸收 ,快速上颌扩弓后机械保持配合BP注射 ,能减少扩弓的复发率 ,但注射BP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 ,剂量过大反而对矿化产生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功能性-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矫治器评价.方法选择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求治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最大11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8.6岁.下颌可后退至切牙相对.每位患者矫治前及矫治完成后拍摄头颅侧位片.置活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用Steiner方法测量矫治前及矫治完成后的头颅侧位片,做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一个月,患者前牙覆盖可达切牙对刃;矫治3~4个月,前牙覆盖达3mm左右.ANB角平均增加2.5°(P<0.01):SNA角平均增加2°(P<0.01).Twin-Block有促进上颌发育的作用.结论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功能性-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