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解剖形态复杂多样,可能存在根管峡部、管间交通支、额外根管、危险区、弯曲根管等特殊结构,个体差异较大。文章系统阐述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和根管的解剖形态特点,对复杂及特殊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并提供相应的临床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4种机用镍钛系统体外预备根管后产生牙本质微裂的差异,为临床医生选择根管预备器械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鞍钢集团总医院口腔科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口腔科门诊拔除的新鲜完整下颌切牙为研究对象,按统一标准选择125颗样本制作研究模型,采用随机号码表法将样本平均分为5组,4个预备组分别应用机用ProTaper Next(N组)、WaveOne Gold(W组)、M3-Pro(M组)、ProTaper Universal(P组)进行根管预备,余下一组作为对照(C组)不进行根管预备。在距根尖3、6、9 mm处水平切割牙根,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各截面出现牙本质微裂情况,应用SPS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未预备的C组没有发现牙本质微裂,P组产生微裂的牙数与N组、W组和M组分别对比均有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所有预备组在距根尖3 mm处产生微裂的牙总数对比距根尖6 mm处和9 mm处有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机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可能造成牙本质微裂,在距根尖3 mm处产生的微裂要显著多于距根尖6 mm和9 mm处;相较ProTaper Universal,使用ProTaper Next、WaveOne Gold和M3-Pro可显著降低微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不同粘接系统及不同类型LED光固化灯对新型氧化锆材料与牙本质进行粘接后,比较其剪切强度的大小,为新材料修复体的临床适应证及粘接系统、固化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按统一标准选择60颗离体上颌切牙制作研究模型,预备桩道,CAD/CAM扫描制作“玉瓷”氧化锆桩核,随机分成6组,分别采用3种粘接系统(Panavia F、Multilink N、NX3-Nexus)及2种型号的LED灯(普通型、VALO型)进行粘接和固化,然后将模型水平切割成1.0 mm的薄片,进行薄片推出实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各组剪切强度大小。结果 使用普通型LED灯固化的Panavia F的剪切强度优于Multilink N和NX3-Nexus(P<0.05);使用VALO型LED灯固化的Panavia F也比其他两种粘接系统的剪切强度高(P<0.05)。同种粘接系统使用普通型和VALO型LED灯固化的剪切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型号的LED灯固化后,Panavia F的粘接强度均优于Multilink N和NX3-Nexus;使用VALO型LED灯固化后的粘接强度与普通型LED灯的无显著差异,但可大幅度减少椅旁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仪在分娩镇痛中估测硬膜外深度及穿刺定位的准确性。方法对本院2021年8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0例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干预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穿刺定位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共计50例产妇均以传统手法触摸解剖标记并实施定位,乙组共计50例产妇均以超声仪实施穿刺定位,对两组产妇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更换间隙穿刺率进行比较,同时观察组间穿刺次数差异、组间重新定向次数差异、组间操作耗时差异以及组间硬膜外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记录乙组硬膜外深度以及硬膜外穿刺针实际进针深度。结果组间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乙组明显高于甲组(P<0.05),组间更换间隙穿刺率比较,乙组低于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穿刺次数比较,乙组明显低于甲组,组间重新定向次数比较,乙组明显低于甲组,组间操作耗时比较,乙组明显短于甲组(P<0.05)。组间硬脊膜穿破发生率比较、组间神经根损伤发生率比较、组间硬膜外血肿发生率比较,乙组低于甲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产妇硬膜外深度估测值为(4.28±0.40)cm,硬膜外穿刺针实际进针深度为(4.49±0.39)cm,两者的绝对值和差数均值分别为0.49cm和0.20cm。结论在产妇分娩镇痛中,超声仪在硬膜外深度估测方面以及穿刺定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操作耗时,硬膜外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硬膜外深度估测值和膜外穿刺针实际进针深度相差较小,准确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下颌第一恒磨牙是所有恒牙中最早在口内萌出的,其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发病率较高,是接受根管治疗最频繁的牙位。其根管解剖结构可能存在根管峡部、额外根管、弯曲根管、牛牙症等复杂和特殊形态,预先了解并发现这些根管结构,实施完善的诊疗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1下颌第一恒磨牙复杂特殊根管1.1根管峡部根管峡部是指根管间存在的狭窄区域,常见于多根管结构的牙根,其内包含牙髓组织,在牙髓治疗中产生的碎屑杂质也可能在此处堆积淤滞,容易成为病菌生长的温床。  相似文献   
6.
7.
<正>下颌第一恒磨牙是最早萌出的恒牙,位于牙弓中部,牙根粗大,根分叉宽,固位力强,位置相对稳固恒定,不但可以调节其前方恒牙的排列,还能诱导其后方第二恒磨牙的萌出,是建颌的支柱,对整个恒牙列咬合关系的确立及颌面发育都起着关键的作用。若下颌第一恒磨牙病变缺损甚至丧失,不但会影响咀嚼效率,产生牙颌畸形,不利于生长发育,甚至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表面形态和髓室结构复杂多变,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其解剖形态对于临床牙体牙髓诊疗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