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牙面色素沉着形成的原因及其形成与乳牙龋病的关系。方法于2012年5—6月随机选取青岛市市南区3所公立幼儿园的434名3—6岁乳牙列儿童,由2名医生按WHO推荐的龋齿检查方法,对其进行龋齿及牙面色素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关于儿童饮食结构及习惯、口腔卫生、刷牙习惯、用药史等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牙面色素沉着发生率为14.75%,男、女性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5%VS15.53%,Х^2=0.21,P〉0.05);有色素儿童患龋率为43.75%,无色素儿童患龋率为62.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16,P〈0.05);色素的发生与进食含色素的食物或饮料的频率、进食海产品的频率以及使用抗生素的频率有关。结论学龄前儿童牙面色素沉着形成原因复杂,并且其形成与龋病发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栾晓玲  王艳  冯希平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7):549-551,554
目的:克隆和表达唾液链球菌尿素酶结构亚基UreA、UreB、UreC。方法:用已构建的含唾液链球菌57.I尿素酶基因簇的重组质粒为模板,分别克隆、双酶切、连接、转化,构建含结构基因的表达质粒,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结果:成功构建表达质粒,经诱导、亲和层析,获得高纯度、高浓度的UreA、UreB、UreC3种目的蛋白。结论:成功诱导纯化唾液链球菌尿素酶的结构亚基,为今后各亚基的酶活分析和抗体制备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就诊儿童口腔科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情况,为更好地防治儿童口腔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12年1~12月青岛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收治的11 534例初诊病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年龄、疾病类型、牙位等进行分类记录,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儿童患病的高峰年龄组是5~8岁组和9~12岁组,因口腔疾病就诊的病因构成按人数由多到少依次为龋病、乳牙滞留、健康检查、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和深窝沟,其中龋病占29.62%,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占13.84%,窝沟封闭的患者占17.50%。7、8月是就诊的高峰月份。结论儿童口腔科门诊就诊情况受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口腔保健意识、经济收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必须从多个角度加强儿童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5.
尿素可以持续地从健康人的唾液和龈沟液中分泌出来,被口腔细菌尿素酶快速水解,产生的氨能够升高口腔环境的pH值,引起菌斑生物膜的改变,从而减少龋齿的发生.由于尿素水解作用对口腔环境中微生物致病机制的重要影响,所以对尿素酶及其活性的检测对预防和治疗龋齿可能具有很大的帮助.现分别从定性检测、半定量检测、定量检测3个不同层面,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导致上颌恒切牙异常萌出的原因,为提高诊疗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上颌恒切牙异常萌出的患者239例,共计328颗上领恒切牙,记录并分析导致上颌恒切牙异常萌出的原因,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28颗异常萌出的上颌恒切牙中,阻生或弯曲牙者64颗;上颌恒切牙已萌出,但位置异常者264颗,其中唇侧异常萌出45颗,腭侧异常萌出187颗,远中异常萌出32颗。对异常萌出的原因进行分析,上颌乳前牙根尖感染患者92例(38.5%),上颌乳前牙外伤患者30例(12.6%),上颌乳前牙滞留患者(非感染和外伤所致)26例(10.9%),多生牙患者18例(7.5%),上唇系带肥厚患者11例(4.6%),口腔不良习惯、骨量不足等其它原因患者19例(7.9%),另有43例(18.0%)患者合并局部或全身多种相关疾病。结论乳前牙根尖周炎是导致上颌恒切牙异常萌出的主要病因,儿童口腔医生应积极治疗乳牙疾病,去除或减轻导致上颌恒切牙异常萌出的因素,诱导儿童牙列和咬合功能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克隆唾液链球菌57.Ⅰ的尿素酶基因,并在不添加外源性镍离子的情况下表达出有活性的尿素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口腔细菌的尿素分解机制和牙菌斑生物膜的产碱活性提供依据.方法 将尿素酶基因分成前、中、后三段,分别设计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克隆并测序鉴定;进而采用双酶切的方法 将分段克隆的产物逐步连接为完整的尿素酶基因;将含有完整尿素酶基因的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G-1,经酚红脲酶试验检测其尿素分解活性.结果 所克隆的唾液链球菌57.Ⅰ尿素酶基因序列正确;无需添加氯化镍,该克隆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有活性的尿素酶,分解培养基中的尿素产生氨,升高环境中的pH值.结论 本研究克隆的唾液链球菌尿素酶基因无需添加外源性镍离子就能够表达出尿素分解活性,可用于今后替代疗法防龋研究中构建更适合临床应用的产碱效应菌.  相似文献   
8.
1灸法的作用
  1.1防病保健
  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无病时施灸有防病保健的作用。《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记载:“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也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而达到强身保健目的的灸法称为保健灸,《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又称之为“逆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