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癫痫是公认的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神经系统疾患,全身大发作的猝死病例中有相当数量是急骤的暴发肺水肿所致。癫痫发作后肺水肿具有急骤、暴发性的特点。生理学研究推论是特异的神经源性肿水肿,多认为是癫痫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造成的给果,但神经介导的过程及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急骤改变的客观表现仍不很清楚。有关癫痫肺水  相似文献   
2.
在基础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医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和思考是多方面的,我室教师根据多年在组织胚胎学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总结,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探讨:1.教师自身素质优劣对素质教育成效的影响;2.上好实验课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3.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践活动的意义;4.开展学生暑期科研小组活动;5.如何对学生素质教育成效进行等级评判。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川芎嗪对SD大鼠多膜缺血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的方法做成视网膜缺血模型,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川芎嗪1次(500mg/kg),Tunel法检测各组视网膜凋亡细胞,结果:缺血组凋亡细胞明显高于川芎嗪治疗组,同一时间段各组之间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川芎嗪可减少缺血后视网膜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用NADPH黄递酶(NDP)组化方法观察了不同年龄的SD大鼠视网膜内NDP阳性神经元的发育情况。研究结果显示NDP神经元最早出现于P5(出生后第5天),数量较少,着色浅,随着年龄增长,NDP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胞体位于内核层,突起伸向内网层,至P13~P15时,NDP神经元数量及突起分枝均达峰值,P23时NDP神经元密度下降,以周边视网膜较为明显,神经元突起分枝减少,突起主干可见串珠样膨大。视网膜内NDP神经元的密度及突起分枝的变化,提示NDP可能在视网膜内网层的突触形成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Windows平台下VB编程制作组胚总论实验考试CAI软件,以临床医学本科95级为对照组,96级为实验组.在96级应用CAI软件进行组胚总论实验考试.两个年级各取两个自然班实验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0.05,说明应用计算机替代显微镜进行组胚总论实验考试是可行的,是一种很实用的考试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广东地区105例引产胎儿4~8个月(太阴月)五个胎龄组的体重,身长、坐高、手长、脚长、枕额径、双顶径、头围、胸围和腹围等10项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和标准误。并对14~35周胎儿上述各项指标与受精龄的关系进行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这些指标与受精龄之间有着很好的线性回归关系,相关系数从0.87到0.95,多数大干0.91,t检验表明,P均《0.01。根据回归方程绘出各项指标与受精的散点图也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此外,体重分别与身长、坐高及头围之间亦有着很好的线性回归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4,t检验表明P《0.01。本文对所报道的结果与Scammon和Patten报道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现代化教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如年代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后,综合了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综合新兴学科。在高等学校教学实践中,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正逐步渗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其将有力的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推动教学方法的更新,使教学模式、内容和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思想和观念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一、开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表现力强,重视力和受控性强,人机交互,立刻…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的移植实验表明,移植视网膜内能合成相关的神经活性物质,但移植视网膜内神经活性物质阳性神经元的生长发育情况尚不清楚。目的:观察移植视网膜神经元的分化、发育,神经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及其与周围环境、视觉中枢的联系,以探讨神经组织的发育规律及其再生和可塑性。设计:以动物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两所大学的组胚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8/2003—03在广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择健康SD大鼠96只,雌雄不限。干预:用胚14dSD大鼠视网膜移植至P1大鼠中脑左侧上、下丘间,同时摘除P1鼠右眼,术后第9天移植视网膜的发育时间与生后第1天正常视网膜相当,记为TP1,余类推,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神经元的发育和分化。主要观察指标:移植视网膜和移植视网膜神经元的发育及形态观察。结果:移植视网膜具有正常视网膜的各层结构和相似的生长发育规律,并能合成相关的神经活性物质。移植视网膜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开始出现于TP4,TP12时阳性神经元数量达到高峰,TP22后阳性神经元数目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结论:胚胎视网膜脑内移植后能存活且保持原有的生长发育规律,具有正常视网膜一样的组织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组织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以语言描述和切片观察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使理论讲授内容与切片实习脱节;另一方面也因组织切片制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标本中实际组织细胞结构与理论讲授存在一定差距,加上显微镜观察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学生在学习组织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感到组织学的学习枯燥乏昧,缺乏兴趣。如何将人体组织细微结构的教学活动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并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片观察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是进行组织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内耳病毒感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地塞米松的治疗作用,采用麻疹病毒行豚鼠内耳鼓阶接种,建立麻疹病毒性迷路炎的动物模型.在接种后3、5、7、9、12、15、25天分别取材,行全内耳连续冰冻切片,HE染色光镜现察.地塞米松治疗组接种日起连续4天肌注地塞米松5mg/kg/d。实验模型组结果显示:病变主要位于Cortis器内、外沟细胞、前废膜、螺旋神经节、囊斑和壶腹嵴的感觉上皮层.应用地塞米松后Cotis器、内、外内细胞及前废膜的病变广泛而严重;血管纹及外淋巴结构也出现病变;螺旋神经节及囊斑、壶腹嵴感觉上皮层的病变程度相同.因此认为麻疹病毒可引起内、外淋巴系统及螺旋神经节的损害;糖皮质激素不宜用于麻疹病毒性聋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