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比较医用胶和钛板钛钉固定兔上颌窦游离骨折片的骨愈合状况,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兔8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例采用医用胶固定上颌窦游离骨折片;对照组4例采用钛板钛钉固定上颌窦游离骨折片。两组均人造成约1.0cm×0.5cm长方形上颌窦游离骨折片,然后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固定骨折片,8周后处死。通过大体标本、组织学切片来评估。结果两组兔上颌窦骨折片均愈合良好,组织学HE切片也显示为正常骨小梁。结论医用胶固定兔上颌窦游离骨折片短期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对下颌骨大型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下颌骨大型囊肿进行开窗减压术,引流出嶷液,使囊腔与口腔相通呈开窗状态,碘仿纱条填塞,1周后佩戴塞制器,定期冲洗囊腔,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随访。结果24例囊肿基本消失,4例囊肿行Ⅱ期手术,28例均未出现神经及邻近重要结构损伤症状,倾斜移位的牙长轴逐渐纠正;1例角化囊肿复发,行F颌骨方块切除术。结论开窗减压术是一种治疗下颌骨大型囊肿简单、创伤小及效果确实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Straumann种植系统在上颌前牙缺失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间,采用Straumann螺旋种植体行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治疗患者35例,共植入种植体49颗。其中,22例患者接受了自体骨或人工骨粉植入。观察6~72个月,观察方法为X线片、临床检查、软组织及美学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1颗种植体在修复半年后出现松动,其余48颗均骨结合良好,种植体6年累计留存率97.9%。种植牙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面容和语音功能有显著改观,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31例患者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占88.6%。结论:Straumann种植系统修复上颌前牙缺失能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但要注意软硬组织的美学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在老年患者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的12例老年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近、远期临床效果。结果 1例牙龈癌患者术后第2天由于静脉栓塞出现皮瓣危象坏死,予以摘除未再修复,口底创口直接拉拢缝合。余11例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组织瓣血运良好,色泽红润,不显臃肿,无感染征象。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1个月;均未见口腔癌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外观与功能满意。讨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血管蒂恒定、制备简单、距离近、厚度适中、易于成活及供区并发症少的特点,且能够耐受放疗,是老年人口腔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Straumann种植体即刻种植修复上颌前牙区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28例上前牙残根患者,在拔牙后即刻植入Straumann种植体40枚。其中11例15个牙位行不翻瓣种植,17例25个牙位采取翻瓣GBR技术即刻种植。3~9个月后行永久性修复。随访3~36月,临床观察种植体、基台和牙冠的稳固性,牙龈组织、龈乳头情况及牙冠美观状况。结果 所有种植体均发生骨结合,无松动现象,未见种植体周围炎表现,即刻种植存活率为100%。不翻瓣种植病例的唇侧龈缘无明显退缩,牙龈乳头无明显丧失;翻瓣植骨的病例唇侧牙龈缘少许退缩,牙龈乳头轻度丧失。修复体外形美观,周围牙龈形态正常,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注意术中术后各种细节的情况下,应用Straumann种植体即刻种植修复上颌前牙区可获得理想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韧带样纤维瘤(desmoid fibromatosis)又称韧带样瘤(desmoid tumor)、侵袭性纤维瘤(aggressive fibromatosis),是一种发生在深部组织的具有侵袭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负压封闭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及局部磺胺米隆冲洗,治疗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06—2012-03期间收治的9例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54岁,平均62.2岁。均采用以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为主的脓肿切开术,术前抽取脓液作细菌培养,术后以醋酸磺胺米隆溶液和生理盐水分别冲洗创口。结果:术后随访至所有创面完全愈合后2个月,均效果良好。创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0.1 d。结论:负压封闭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及局部磺胺米隆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能够早期控制感染,并刺激创腔早期愈合,是临床上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医用胶固定上颌窦前壁游离骨折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上颌窦前壁游离骨折片复位后应用医用胶间断式固定治疗14例患者,以三维CT和临床观察来评定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均愈合良好,术后CT显示上颌窦前壁骨性外形恢复良好,游离骨折片愈合良好,患者对疗效满意。结论 医用胶固定上颌窦前壁游离骨折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头颈部感染致坏死性纵隔炎九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回顾9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的经验,以期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9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78岁,平均55.7岁,其中8例接受手术治疗,采用颈根部横切口引流4例,颈胸联合切开引流4例.结果 9例中2例死亡,其中1例未接受手术治疗,另1例因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是导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各学科相互合作及早期外科干预可以降低其病死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螺旋CT结合Dentascan软件和定位模板在种植牙术前颌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用压模机制作的透明树脂定位模板戴入植牙患者口内,以0.5mm层厚螺旋CT扫描颌骨。扫描的数据传至CT工作站用Dentascan软件处理后显示侧断层图、曲面断层图及三维重建图。结果:所有25例病例重建图均能清晰的显示颌骨的形态、质地和重要的解剖结构,如上领窦、颏孔、下牙槽神经管,并且能精确的测量缺牙区可用骨的高度、厚度和宽度。结论:螺旋CT结合Dentascan软件和定位模板在种植牙治疗计划的设计中起关键作用,尤其像前牙美容区域,并有利于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