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腮腺混合瘤(mixed tumor)是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但本例为高龄患者,且肿瘤重达4 600 g,国内外少见报道[1,2],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86岁,农民(住院号69133)。主因“左颌面部渐进性增大肿块40余年,”于1999年8月20日上午8时入院。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心、肺、腹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EHF)典型的临床表现具有“三红”、“三痛”及“五期”,已广为人知。而EHF的病理基础是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广泛性损害、通透性增强和毛细血管裂解,导致血浆大量渗出,如发生在腹部可出现急性腹痛。临床医生一旦忽视,极易导致误诊。鉴于此,分别概...  相似文献   
3.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yctoma,PCCT)90%位于肾上腺髓质,异位PCCT(10%)可发生在颅底至睾丸任何部位。最常见的异位是Zuckerkandle器官(邻近下肠系膜的交感神经丛)[1]。由于其不能合成分泌肾上腺素,因此,临床表现与肾上腺髓质内PCCT不同,且为多发倾向,恶性发作率为23.91%[2]。本文分别概述如下。1胸腔内嗜铬细胞瘤杨华章等[3]报道一男患,因近3个月阵发性心悸、头痛、出汗等症状明显增剧,肿瘤明显增大并侵犯胸格,考虑是良性PCCT发生恶变。患者病初已有阵发性高血压等PCCT临床表现,并发现胸部肿物。但因其父有高血…  相似文献   
4.
具有无痛性血尿、腰痛及可触及腹部包块典型三联征的肾癌病例不足10%(1)。一旦出现三联征多为晚期表现。而异源性激素综合征可出现于肾癌的不同病期,错综复杂,且症状体征“表里不一”。一旦忽视,极易导致误诊或漏诊。现就肾癌异源(位)激素综合征的有关临床问题,概述如下。1 异源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综合征———高钙血症(hypercalcemia)凡血钙>2.75mmol/L时即为高血钙,当血钙值在3.25mmol/L时即可出现记忆力减退;在4.00mmol/L时可…  相似文献   
5.
警惕嗜铬细胞瘤的腹部危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 (PHE)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嗜铬组织的肿瘤 ,可持续或间断分泌大量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 (NE)及微量多巴胺[1] 。其主要症状为高血压、头痛、多汗、代谢增高和血糖增高。该病可并发腹部危象 ,病情凶险 ,一旦诊治失误 ,后果严重。现将发生腹部危象的表现综述如下。1 消化道出血高儿茶酚胺血症可使消化道黏膜血管强烈收缩而发生缺血性坏死 ,从而引起消化道出血 ,表现为呕血、黑便。当出血量大时 ,可发生血压下降 ,导致失血性休克[2 ] 。黄绍穗等[3 ]报道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重要表现的PHE 3例 ,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右半结肠癌误诊20例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右半结肠癌(RCC)早期临床表现隐匿,临床医生一旦忽视,极易误诊而使患者失去最佳手术时机。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RCC误诊病例20例作一初步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5例,女5例,男∶女为3∶1,年龄31~72岁,平均48.5岁。误诊疾病:阑尾炎(包括阑尾周围脓肿)10例(50.0%),慢性胆囊炎、胆石症5例(25.0%),肠梗阻、缺铁性贫血各2例(各占10.0%),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1例(5.0%)。表现为右下腹胀痛及包块各7例(各占35.0%),出现贫血、乏力1例(5.0%),右上腹疼痛5例(25.0%)。其中肿瘤位于回盲部14例(70.0%),位于结肠肝曲6例(30.0%)。Dukes…  相似文献   
7.
8.
门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PHT)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已广为人知。但消化系其他异位的静脉曲张常被忽视,手术时面临上述情况,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鉴于此,结合文献概述如下。1十二指肠静脉曲张(Duoclenalvarix,DV)...  相似文献   
9.
丝裂霉素膀胱灌注致全尿道狭窄一例报告徐金木,鲁红军,徐贤礼,严美珍1994年11月9日收治1例用丝裂霉素(MMC)膀胱灌注1次后近期出现全尿道狭窄的病例,报道如下。患者,男,53岁。因无痛性血尿,经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右侧壁距输尿管口2.5cm处有4c...  相似文献   
10.
异位胰腺(Hp)又称副胰腺、迷走胰腺、多余胰腺等,是指与主要胰腺完全分离的一块孤立的胰腺,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疾病。自Klob(1859年)首次报道以来,文献报道日益增多。由于临床医生缺乏足够认识,常遭误(漏)诊者屡见不鲜。鉴此,特将有关问题分别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