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保证复合树脂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的重要标准,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作为生物学评价筛选实验最常用的项目之一,对复合树脂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该文就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复合树脂人工老化实验是体外模拟口腔环境,用以评价复合树脂耐老化性能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其中介质浸泡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类人工老化实验法。现对介质浸泡法的相关原理、常用的浸泡介质以及对复合树脂重要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热膨胀系数是决定其能否与牙体组织形成稳定结合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临床所用的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热膨胀系数均高于牙釉质及牙本质的,因而会影响到修复效果。影响光固化复合树脂热膨胀系数的因素有很多,内在因素包括复合树脂组成成分、转化率及交联密度等;外在因素包括树脂厚度、光固化灯光密度等。本文就光固化复合树脂热膨胀系数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非病毒载体聚乙烯亚胺(PEI)介导miRNA-2861(miR-2861)模拟物转染MC3T3-E1细胞系,探讨miR-2861/PEI复合物在前成骨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及其对细胞增殖和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将适量的PEI分别与miR-2861和阴性对照(NC)以元素N/P=10的比例混合形成基因/载体复合物。将miR-2861/PEI复合物作为实验组,NC/PEI复合物作为阴性对照组以排除人工合成的双链基因对成骨作用的干扰。采用MTT法筛选PEI复合miR-2861模拟物的最佳使用浓度;应用荧光成像和茎环法RT-PCR技术分别检测10、30、50和100 nmol·L-1 miR/PEI复合物对MC3T3细胞的瞬时转染效率和miR-2861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技术和茜素红染色检测用选定浓度瞬时转染miR-2861/PEI复合物作用下MC3T3细胞的成骨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0 nmol·L-1 miR-2861/PEI复合物作用72h时MC3T3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随转染浓度增加,miR-2861/PEI复合物在MC3T3细胞中的转染效率逐渐升高。茜素红染色及定量分析,实验组诱导21 d后出现较多的钙盐沉积结节,而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较少。结论:以PEI作为载体可使miR-2861模拟物有效转染MC3T3-E1细胞并在细胞中高表达,miR-2861模拟物具有一定的促MC3T3-E1细胞成骨向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义齿基托树脂表面抗菌涂层对基托吸水性和溶解性以及单体渗出的影响。方法根据YY 0270-2003 标准,测量4种基托树脂涂膜前、后的吸水值和溶解值,应用索氏提取法测量固化后基托树脂的交联度;利用气相色谱法测量基托树脂涂膜前、后的单体渗出量。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具有抗菌涂层的基托材料的吸水值、溶解值和单体渗出量明显减少。4种材料中,贺利氏树脂的交联度最高,日进和山八树脂次之,新世纪树脂最低。结论义齿基托树脂的吸水值、交联度和单体渗出量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即交联度较大时,吸水值减少,甲基丙烯酸单体渗出量也相应降低。抗菌涂层可以提高树脂基托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宋晓兵  杨杨  宫海环  宋艾阳  朱松 《海南医学》2014,(19):2869-2872
复合树脂在口腔临床的应用已变得日益广泛,但吸水性和溶解性对复合树脂的性能影响较大。本文介绍了复合树脂在水环境中的吸水机制、吸水值和溶解值,以及吸水性引起的体积膨胀、增塑反应、对复合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近年有关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氨基甲酸酯双甲基丙烯酸酯类复合树脂采取的减少吸水性的改进方法和新型的矽油基底基环氧化物类复合树脂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光固化复合树脂通过光聚合进行固化,已有多种光固化灯用于口腔材料的光固化。随着发光二极管(LED)技术的迅速发展,LED光固化灯已逐渐成为多数临床应用的标准设备。本文就LED光固化灯的物理学特性、口腔临床应用发展、导光管及其消毒作一综述,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为其在口腔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复合树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但其仍存在力学强度不足、耐磨性差、聚合体积收缩较大等缺点,易出现断裂及继发龋导致修复治疗失败。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有学者开始探索利用纳米技术更新填料、单体种类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降低其聚合体积收缩,提高其抗菌性能,纳米复合树脂材料也就应运而生。本文对有关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涂布4种品牌热凝树脂表面,置于37℃恒温蒸馏水浸泡2 d和6个月。涂层组老化实验6月后样本挠曲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国家标准,空白组样本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2种能量水平下采用3种光密度固化2种纳米复合树脂试片,通过检测比较其硬度值评价不同光密度及不同颜色对纳米树脂固化程度的影响。方法:设定12J及16J两个能量水平,用3盏光固化灯,光密度分别为400mW/cm2、800mW/cm2和1000mW/cm2,固化2种纳米树脂,颜色为A1、A2、A3、A3.5。将固化试片浸泡在蒸馏水中,避光37℃保存24h,测量试片表面和底面的维氏硬度值。结果:所有实验组的底面硬度均能达到有效的硬度百分率。16J的试片底面维氏硬度显著高于12J。采用800mW/cm。光密度固化效果较好,底面硬度随着树脂颜色加深而减小。结论:复合树脂固化的总能量恒定的观点不成立。在相同能量下,光密度800mw/cm。的光固化灯及较浅颜色的树脂可获得更高的转化率。能量为16J的固化效果优于12J,但在本实验条件下都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