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在前牙移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效果较好,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90%)(P〈o.05);实验组出血指数为(25.4±4.36)、牙周袋深度为(3.04±0.s4)、牙槽骨高度为(5.34±0.46)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o结论:前牙移位现象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牙科疾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生物活性玻璃(Bioglass,BG)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的骨替代材料,突出特点是具有成骨迅速,不仅可以和骨组织结合,还可以和软组织结合.在牙周病骨缺损、牙槽骨重建以及听骨链重建等临床应用方面获得很高的成功率,本文就BG的成骨作用、成骨机制、性能的改进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双侧腮腺腺淋巴瘤(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8例均为腮腺区,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54~69岁,平均62.5岁;病期最短2周,最长7年,1年以内者3例.8例中3例为先发生于一侧,手术后另一侧又发生,间隔时间为2年、5年、7年,其余5例来诊时即为双侧.肿瘤直径最大5cm,最小2cm,全部位于腮腺下极及浅叶区,无明显症状及面瘫表现,中等硬度,无粘连.8例中3例初诊为本瘤,5例初诊时考虑为腮腺混合瘤、腮腺炎症、米枯力次氏病及嗜伊红淋巴肉芽肿.  相似文献   
4.
颈淋巴结核与非结核性肿块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部的肿瘤、炎症、畸型等都可表现为肿块,在颈部肿块中,淋巴结核为较常见的一种。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很少与非结核性肿块混淆,但有时其临床表现不特殊易被误诊c另一方面有一些颈部良恶性肿瘤也因临床症状不清、检查不详而被误诊为淋巴结核。一、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8例,女6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37.2岁;额下区2例,颌下区3例,颈侧区9例总计14例。临床误诊与最后病理确诊对照分析见附表。附表14例颈部肿块误诊化况二、讨论从分析结果可看出导致颈部淋巴结核与非结核性肿块互相误诊的主要原因如下:1.解剖部位的影…  相似文献   
5.
我科近年收治2例韧带状纤维瘤,现报告如下,供参考。例1,女,46岁。因右颈部包块1年入院。1年前右颈部枣粒大包块,无症状,偶感右颈部及肩部抽搐样疼痛。肿块渐增大。半年前穿剌示“淋巴结核”,行抗结核治疗无效。又行活检报告“神经鞘瘤”,活检后出现右眼睑下垂,右额部无汗症状,于1993年11月6日入院。查体除有Horner’s征表现外,心、肺、腹无异常。颌面外科情况:右颈部有约10cm×8cm大小肿块,气管左偏、轻度压痛、质硬、界限清楚,肿块左右方向可稍有动度,上下方向不移动,甲状腺不肿大,初诊为“神…  相似文献   
6.
舌下腺囊肿单纯颌下型临床上首发时常从颌下区囊肿开始,由于舌下区无肉眼可见的病变,特别容易误诊。本文收集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12例舌下腺囊肿单纯颌下型病历资料,对其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口干症是口腔老年病人中常见症状,目前尚无良好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一种治疗口干症的电刺激仪,系作用于口腔、咽部传入神经系统,经过刺激传出冲动,反射性引起唾液分泌,已用于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碘仿的抑菌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碘仿的抑菌实验夏缨①薛毅②夏镇斌①①天津市254医院(300142)②石家庄市白求恩和平医院(050082)近年有报告碘仿加入到盖髓剂中应用[1],但碘仿本身并无抑菌作用,1958年常荣庆等以常用的根管药物对根管内细菌作抑菌试验也证实了碘仿本身无抑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膜在构建组织工程化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应用前景。方法参考有关文献采用自发分化法将人胚胎干细胞(ESC)诱导为视网膜色素上皮(ESC-RPE)细胞;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CL纳米纤维膜,经扫描电镜检测PCL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利用CCK-8法检测PCL纳米纤维膜浸提液对于ESC-RPE细胞活性的影响;将ESC-RPE细胞培养在PCL纳米纤维膜上,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组织工程化RPE的超微结构和RPE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通过与大鼠视网膜共培养检测组织工程化RPE吞噬感光细胞外节的能力。结果 ESC-RPE细胞表达RPE特异性标记物MITF和PAX6,PCL纳米纤维膜呈纤维多孔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基于PCL纳米纤维膜的组织工程化RPE具有典型的RPE超微结构,表达ZO-1、Na KATPase呈极性表达,并且具有吞噬感光细胞外节的能力。结论 PCL纳米纤维膜支持RPE细胞的生长,可用于构建组织工程化RPE。  相似文献   
10.
瓷贴面修复技术与传统的全冠修复技术相比,具有良好的色泽稳定性、极佳的耐磨损性、与牙龈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磨除牙体组织少、耐腐蚀等优点。过去因为其修复后可能出现脱落、折裂、崩瓷、牙龈炎等问题,以及相对较窄的适应证,故在临床未能广泛应用。随着粘结材料和制作工艺的提高,现在瓷贴面修复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前牙美容修复。本文就瓷贴面的牙体预备和应力分析,以及粘结剂技术的应用做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