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 TD)是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反复、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TD患儿常伴有诸多心理行为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睡眠障碍及情绪障碍等[1-4]。随着TD患儿年龄的增大,大部分患儿病情逐渐好转,但仍有部分患儿病情顽固,症状长期存在,对患儿的自尊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其学习、社会心理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目前TD临床上多用氟哌啶醇、硫必利等抗精神类药物治疗,但通常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因此患儿服药的依从性较差,导致最终的疗效欠佳。近年来有学者报告采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TD患儿有一定的效果,不良反应少[5-6]。但盐酸托莫西汀治疗TD患儿的疗效报道在国内还并不多见,且既往研究之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大(7~17岁),本研究特别针对大年龄患儿(10~18岁)进行观察分析,探讨盐酸托莫西汀对大龄TD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大年龄TD患儿的治疗具有参考性。  相似文献   
2.
用抗HBsAg免疫吸附柱从污水中分离抗原性与HBsAg相同的物质,并经放射免疫扩散自显影术鉴定予以肯定。电镜观察抗原阳性水中有直径22毫微米左右的球状颗粒。水源污染情况与用水人群血清HBsAg阳性率有正相关性。用改进的IAHA及PHA对某肝癌高发地区的自然人群进行了HBsAg及其抗体的检测。并与其邻近的某地区的资料作了比较,表明HBsAg阳性率与肝癌发病率呈正相关的关系。对某肝癌高发地区的肝癌高发公社与低发公社的HBsAg阳性率和肝癌发病率作了调查,数次调查结果不一致,对此进行了讨论。用普通对流免疫电泳检测HBsAg的阳性率约为IAHA检测的三分之一,表明用普通对流免疫电泳进行普查,将有三分之二的HBsAg携带者被漏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多巴胺-β-羟化酶(DBH)基因内含子5 Taq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是否关联.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117例汉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及186名正常人群的DBH基因Taq Ⅰ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结果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与正常对照组Taq Ⅰ位点的3种基因型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35,P=0.006),等位基因之间比较,差异也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60,P=0.001).A1的OR95%CI为0.24~0.70,A2的OR95%CI为1.43~4.17.注意缺陷为主型Taq Ⅰ位点的3种基因型比较(χ2=7.58,P=0.023),等位基因比较(χ2=7.30,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BH内含子5 Taq Ⅰ A2/A2基因型和A2等位基因,可能有增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趋势,是危险因子;A1可能有减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趋势,是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4.
背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存在着强化机制的异常,而冲动性是强化机制异常的主要表现。目的:探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动物模型(自发高血压大鼠)冲动性的变化:设计:非随机对照,重复测量设计。材料:实验于1997—10/1998—01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系生理实验室进行,选用12只雄性自发高血压大鼠和12只雄性Wistar Kyoto(WKY)大鼠,方法:实验在标准Campden连续反应测试箱中进行。实验每天从9:00开始进行一次,2d的适应训练后,大鼠每天禁水22h,进行盒式训练、塑型训练。采用长变异间期方案,共40d,90min/d,变异指数为180s。主要分析长变异间期方案最后10d稳定曲线的平均值,分析指标为大鼠按杠短反应间期,包括反应间期0,00~0,33s和反应间期0.33~0.66s。主要观察指标:大鼠按杠短反应问期及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结果:2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短按杠反应间期:自发高血压大鼠0.00~0.33s和0.33~0.66s均多于WKY大鼠[(172.00+44.89),(10.86+2.94)次;(90.27+28.09).(11.78+3.76)次;t=12.51,9.65.P〈0.01]。②将整个实验过程分为3个相同阶段,每段30min.自发高血压大鼠和WKY大鼠三个阶段的按杠短反应间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发高血压大鼠的冲动性较WKY大鼠强,强化机制异常,有助于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背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存在着强化机制的异常,而多动性是强化机制异常的一种表现。目的:观察ADHD动物模型自发高血压大鼠(SHR)的多动性变化,以探究其强化机制。设计:非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实验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系生理实验室进行。实验选用12只雄性SHR大鼠和12只雄性Wistar Kyoto(WKY)大鼠。实验在标准Campden连续反应测试箱中进行,大鼠禁水22h,采用长变异间期方案(变异指数180 s),分析最后10 d稳定曲线的均值。主要观察指标:大鼠按杠次数、推门次数及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结果:①SHR组大鼠按杠次数[(642.9&;#177;173.1)次]显著多于WKY组[(219.9&;#177;79.5)次](t=7.52,P&;lt;0.01)。②实验过程的3个相同阶段SHR大鼠的按杠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0.10,P&;gt;0.05)。③SHR组的推门次数明显多于WKY组(t=4.43,P&;lt;0.01),而获水次数与WKY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86,P&;gt;0.05)。结论:SHR大鼠的多动性较WKY大鼠强,强化机制异常,有助于了解ADHD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6.
背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存在着强化机制的异常,而多动性是强化机制异常的一种表现.目的 观察 ADHD动物模型自发高血压大鼠( SHR)的多动性变化,以探究其强化机制.设计非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实验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系生理实验室进行.实验选用 12只雄性 SHR大鼠和 12只雄性 Wistar Kyoto( WKY)大鼠.实验在标准 Campden连续反应测试箱中进行,大鼠禁水 22 h,采用长变异间期方案(变异指数 180 s),分析最后 10 d稳定曲线的均值.主要观察指标大鼠按杠次数、推门次数及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结果 ① SHR组大鼠按杠次数 [(642.9± 173.1)次 ]显著多于 WKY组 [(219.9± 79.5)次〗 (t=7.52, P《 0.01).②实验过程的 3个相同阶段 SHR大鼠的按杠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F=0.10, P 》0.05).③ SHR组的推门次数明显多于 WKY组 (t=4.43, P《 0.01),而获水次数与 WKY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t=1.86, P 》0.05).结论 SHR大鼠的多动性较 WKY大鼠强,强化机制异常,有助于了解 ADHD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7.
健康     
Q宝宝头发稀少,出牙也少,怎么回事?宝宝13个月了,头发还是很少,牙也只出了4颗,是不是缺啥营养了,该怎么补呢?A婴儿乳牙萌出时间有早有晚,可早至4个月或晚至10个月左右开始出牙,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若孩子12个月后还未出牙,需引起重视,查找原因。您孩子乳牙数量相对大多数同龄孩子来说是偏少了些,但是否是由营养因素缺乏造成,  相似文献   
8.
健康QA     
Q母乳喂养,大便稀,对健康有影响吗?宝宝现在2个月大,一直是纯母乳喂养,但是现在为止大便一直很稀,蛋花汤似地混有奶瓣,拉便便的时候声音像大人腹泻一样。请问专家,这样子正常吗?A您宝宝如果食欲好、精神好、体重增长正常,考虑可能是生理性腹泻。这类腹泻多见于6个月内婴儿,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HBsAg多肽的分离,各个多肽的分子量和它们的抗原性,并对一些主要多肽作为乙型肝炎疫苗的可能性进行讨论,认为HBsAg的多肽有可能作为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生殖健康现状,了解他们对当今生殖健康服务体系的需求.方法 随机选取贵州省苗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和侗族50岁以上少数民族中老年人各100名,封闭式问卷调查生殖健康现状及需求,运用SPSS11.5分析软件进行频数分布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有效问卷回收率88.2%,少数民族老年人采用的避孕方法以绝育和宫内节育器为主,不同少数民族间换用避孕方法率有显著性差异,落实避孕措施选用人的影响因素有民族、住址和年龄,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较差,自报生殖系统患病率低.影响少数民族中老年人性生活和谐的因素有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结论 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扩大生殖健康服务人群、结合各民族特点加强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增加服务内容、重视男性生殖健康,已成为刻不容缓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