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肿瘤学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螺旋CT梯状伪影大小的一般数学模型;研究梯状伪影产生的原因、伪影大小及其与被扫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扫描参数的关系;比较单层螺旋CT与多层螺旋CT下梯状伪影的大小;研究减少此类伪影的方法.材料与方法用工业用纯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crylic),制作一个底座高180mm、(直径为250mm,顶角为45°的锥体,在三台螺旋CT(SiemensPlus 4单层面CT、Elscint CT Twin Flash双层面CT、GE Light Speed Ultra八层面CT)上,用半扫描插值算法(HI),在(2,5,10)mm的床进距离,层厚(2,5,10)mm,重建间隔为(2,5,10)mm,以及在体模中心线与CT扫描中心线重合、成20°的位置下扫描,获取不同的图像.然后用MATLAB6.5编写的程序对其大小进行分析.结果梯状伪影来源于被扫描物体表面与扫描中心线存在一定的角度和使用的螺旋插值算法.层厚一定的情况下,步进距离越大,伪影加大;步进距离一定,层厚越大,伪影加大,并与床进距离和锥体长度成线性关系;被扫描物体中心线偏离扫描中心线时的伪影比与扫描中心线重合时的伪影大.在相同的扫描条件下,多层CT的伪影比单层面CT的伪影小.结论本文建立的梯状伪影的一般数学模型的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在螺旋扫描方式下,梯状伪影不可能消除.要减少伪影必须:①被扫描物体的中心线要与扫描中心线重合;②尽量采取小步进或薄层扫描;③采用合适的插值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金属节育器对宫颈癌容积调强放疗剂量及副反应的影响,探讨放疗中段取环是否更加安全。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进行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带宫内金属节育环的患者10例。行增强定位CT后勾画靶区,包括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及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小肠和股骨头)。对每一位患者制定第一套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子宫带节育环),记录正常组织和PTV的剂量,以及靶区适形度指数(CI)和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再将每一位患者节育环区域单独勾画,通过Varian Eclipse 8.6治疗计划系统假定为正常子宫密度,然后制定第二套VMAT计划,获得子宫不带节育环的VMAT计划,记录正常组织和PTV的剂量,以及CI和HI。进行PTV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比较。结果有节育环组与无节育环组CI及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两组最大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以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节育环组的膀胱、直肠及小肠的剂量与有节育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对比无节育环组10例患者与有节育环组10例患者的放疗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结论金属宫内节育环对VMAT放疗的剂量分布和副反应与无节育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等待放疗中段肿瘤缩小后取环,可避免治疗前取环时取环失败、肿瘤大出血等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组织学水平观察高浓度漂白剂与氟化物联用对大鼠牙髓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按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加NaF漂白组、漂白组和空白组,其中NaF漂白组和漂白组分别按5、10和15 min 3个不同的治疗时间进行漂白处理,然后对即刻、3 d后和7 d后的牙髓情况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全部受试牙中仅有1/3出现轻度牙髓反应,没有出现中度或重度牙髓反应,并且这些轻微牙髓反应在治疗结束后即可出现,一般在2周内恢复正常,NaF漂白组和漂白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高浓度过氧化氢类牙齿漂白治疗可引发轻微、局限性的牙髓反应,漂白治疗术前氟化物的应用对牙髓反应等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与探讨B超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门诊接受健康检查的正常人共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B超进行甲状腺检查,对比两组的声像图,并将观察组患者B超检查结果与化验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了解B超检查的准确性。结果:对比两组的B超声像图结果可得,甲状腺疾病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与正常人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B超检查的准确性较高,对于各类甲状腺疾病均能够较为直观地进行鉴别。结论:B超检查对于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提高各类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有助于医生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放射生物模型的特性,以寻求评价乳腺癌放疗计划合理的放射生物模型.方法 比较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和放射性心脏病死亡率的NTCP两种模型和TCP四种模型,计算相同DVH数据所得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同一模型中,输入DVH数据的形式、参数的选择等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假设全肺平均照射30 Gy剂量时,NTCP-RSM模型预测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2%,NTCP-Lyman模型预测的为54%.以发生放射性心脏病死亡率1%为例,NTCP-RSM模型对应的心脏平均照射剂量为28 Gy,而NTCP-Lyman模型对应的为40 Cy.应用LQ-Poisson-TCP模型、Poisson-TCP模型、Logit-TCP模型和Zaider-TCP模型,计算相同DVH数据库的平均TCP分别为21.1%、38.4%、41.0%和80.8%(P=0.000).采用不同栅格大小计算的NTCP/TCP结果差别较小.计算时采用物理剂量或LQED2剂量对NTCP/TCP结果有一定影响,采用物理剂量时的结果稍大.ft.和p值、肿瘤细胞密度、D50值和DVH简化方法对TCP的影响显著(P=0.000).结论 评价和优化乳腺癌放疗计划选择放射生物模型时,以NTCP-Lyman模型计算放射性肺炎和以NTCP-RSM模型计算放射性心脏病死亡率比较合理.TCP模型以LQ-Poisson-TCP模型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影响预测结果最大的是模型参数值的选取,选择时需要加以注意.这些模型目前有助于对不同治疗模式进行研究和比较,而不是给出对临床实际结果的精确预测.  相似文献   
6.
脂肪抽吸术肿胀麻醉液配制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胀法吸脂技术应用于临床已历经10余年,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一致认可。近4年来,笔者通过将肿胀麻醉液进行改进对76位局部肥胖患者进行了门诊吸脂手术治疗,明显减轻了患者术中痛苦,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颌面部软组织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包括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调控、多阶段、多步骤发生的复杂过程[1].转移相关基因的激活和(或)转移抑制基因的失活均可诱导肿瘤转移表型的产生.导致肿瘤的侵袭转移.nm23-H1基因是一个重要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已经成为当今肿瘤转移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国内外nm23-H1基因调控肿瘤侵袭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过表达手段上调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依赖性激酶2- 关联蛋白1(CDK2-AP1) 基因在乳腺癌细胞MCF-7 中的表达, 并观察其对MCF-7 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调控的作用。方法:将CDK2-AP1 基因的编码框构建于慢病毒表达载体, 导入MCF-7 细胞, 应用实时定量PCR 和Western 印迹验证CDK2-AP1 基因mRNA 和蛋白的表达效率。利用M 法绘制生长曲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CDK2-AP1 基因过表达后MCF-7 细胞生长的变化, PI 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 细胞周期的改变。通过Western 印迹检测CDK2-AP1 过表达后,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2, CDK4, P16Ink4A, P21Cip1/Waf1) 的表达。结果:过表达CDK2-AP1 基因的慢病毒感染MCF-7 细胞可上调其mRNA 表达6.94 倍, 蛋白表达也十分显著地增高, 两者相一致。生长曲线显示MCF-7 细胞过表达CDK2-AP1 基因后, 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克隆形成实验表明, 其形成的克隆数目同样显著减少(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MCF-7 细胞过表达CDK2-AP1 能够使细胞周期出现G1期阻滞, 并且出现凋亡峰;CDK2-AP1 基因表达上调导致P21Cip1/Waf1和P16Ink4A蛋白表达上调, CDK2 和CDK4 蛋白表达下调。结论:CDK2-AP1 基因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 在乳腺癌MCF-7 细胞过表达该基因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克隆形成能力, 并且使细胞阻滞于G1期。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为对我市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效指导今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根据省有关部门的要求,经过抽样,我们对海陵区城中街道中山社区和城南街道锦绣社区、兴化市大垛镇安民村开展了公民健康素养的监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