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托槽粘接剂和4种不同釉质抛光方法对牙釉质颜色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颗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3种不同正畸托槽粘接剂-化学固化树脂粘接剂、光固化树脂粘接剂和树脂改性玻璃离子粘接剂,每组再随机抽取10颗牙分为4组,分别选择4种不同釉质抛光方法去除粘接剂并抛光牙釉质:碳化钨车针(TC)、碳化钨车针+Sof-Lex抛光杯(TC+SL)、碳化钨车针+One Gloss抛光杯(TC+OG)和碳化钨车针+PoGo抛光杯(TC+PG)。将上述抛光后的牙在咖啡溶液中放置7 d后,用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进行釉质着色变化值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法分析。结果: 不同抛光方法的组内差异表现为TC组釉质表面颜色变化差异最大,TC+SL组变化值最低,TC+SL和TC+PG组变化值无显著差异(P> 0.05)。不同粘接剂的组间差异表现为树脂改性玻璃离子粘接剂组样本着色变化值最低,化学固化树脂组样本着色变化值最高(P<0.05)。结论: 不同粘接剂类型和釉质抛光方法对釉质表面的着色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金属托槽再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40颗离体前磨牙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粘结托槽后,选择3组剥离托槽,采用磨除、烧灼、喷砂3种不同托槽底板处理后予以再次黏结,经体外pH循环30 d后,测定托槽的抗剪切强度。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另选取试样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托槽底板的形态及结构。结果:4组间有显著差异,托槽烧灼再黏结组与其他各组间有显著差异,其余各组两两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托槽底板残留黏结剂经磨除或喷砂处理,可获得与初次黏结相近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抛光方法对离体牙邻面去釉区域釉质脱矿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颗离体前磨牙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牙的一个邻面作为对照组,另一邻面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邻面去釉后进行物理抛光,实验组邻面去釉后进行化学抛光.所有样本进行体外pH循环60d后,利用激光荧光诊断仪对样本实验区釉质脱矿程度进行定量测定,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另选取试样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形态结构.结果:对照组釉质脱矿程度较实验组更重,两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化学抛光后的釉质表面较物理抛光后更平滑.结论:对邻面去釉后的釉质进行化学抛光较物理抛光可提高釉质表面的光滑程度,降低釉质脱矿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巴明  冯岩  吴海苗  程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9041-9041
硝酸甘油注射液为血管扩张剂,具有舒张血管和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用于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的心绞痛,而盐酸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奎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的光学活性异构体,临床上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中、重度感染。在外科临床上、老年外科手术后常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抗感染,而有些老年手术患者又由于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需要硝酸甘油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治疗牙科患者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的作用以及对口腔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e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一般牙科患者予以筛选,筛选出分值高于50分的焦虑抑郁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和一般治疗,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干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SAS和SDS分值有非常明显降低(P〈0.01),心理干预治疗组的同组患者中,其在心理干预前后的SAS和SDS分值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缓解牙科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龄临床成人正畸患者心理状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对成人患者正畸治疗的心理精神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在临床工作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随机选择86例18~38岁开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按18~28岁和29-38岁分为2组,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获得数据,与中国正常人常模作比较,在18~38岁普通人群中随机选择60例按实验组年龄段平均分成2组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量表总分。结果:成人正畸患者SCL-90量表中,除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因子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且有统计学意义。SCL-90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除18~28岁组161~200分档次比例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档次比例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正畸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需要临床医师的耐心交流和仔细观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及时加以疏导,以便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医院确立以“病人为中心”,增强服务理念,强化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一切从病人的需要出发,以病人满意为目标,努力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便捷、多渠道、多途径服务的形势下,我院涌现出志愿护理服务助患队,他们义务无偿为病人提供服务,树立了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体现了优质高效护理服务的社会性和护理人员的人生价值,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和负性事件的发生率[1].为保障这一新生事物的生存、巩固和发展,护理部对其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颅内电极置入视频监测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癫痫患者颅内电极置入视频脑电图监测患者的疾病和心理方面的潜在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计划。结果患者在颅内电极置入视频监测期间主要危险因素为:手术并发症、颅内及伤口感染、癫痫发作导致身体受伤、心理压力。结论对颅内电极置入视频脑电图监测期间的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有针对性连续性的系列护理干预程序,促使患者的心身都处于主动接受积极配合治疗的最佳状态,帮助患者安全渡过监测期,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和提高今后生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体外pH循环实验,研究不同方法邻面去釉后釉质表面的粗糙度。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健康前磨牙30颗,分为3组,每颗牙随机选择1个邻面为实验面,另1个邻面为对照面。3组实验面的邻面去釉方法依次为碳化钨钢车针去釉后Sof-Lex系统抛光、碳化钨钢车针去釉后用10%马来酸配合Sof-Lex系统抛光、碳化钨钢车针去釉后Sof-Lex系统抛光并应用氟保护剂。全部样本进行体外pH循环60d。用粗糙度轮廓仪测量邻面釉质的表面粗糙度,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3组实验面的表面粗糙度均大于对照面,差异显著(P<0.01);3组实验面之间表面粗糙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第2、3组实验面的釉质表面较第1组平滑。结论:邻面去釉后,釉质表面粗糙度增加,建议临床操作时局部应用氟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