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琳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7036-7036
2009-01-2010-12我科收治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7例,均采取禁食水、抑制胰腺分泌、抗休克、抗感染、纠正低氧血症等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3~39岁;初产妇14例,经产妇3例;孕龄13~38周;产后发病2例,围产期发病12例。主要症  相似文献   
2.
高广林  吕琳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556-1556
目的:测定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术前(SCL-90)所有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及术后(P〈0.01),术后各因子分均有所下降,但仍有部分因子分处于较高水平。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术前较术后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一2004年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急腹症,非手术疗法可纠正SAP引起的一系列早期病理生理改变,并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 对SAP不再是针对清除胰周及胰腺坏死组织的手术治疗,而主要是应用积极、有效、综合的非手术治疗,处理胰腺感染等并发症。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吕琳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803-7804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经腹腔手术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79例患者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切口变化,预防并发症。结果在24h内均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8~20h,导尿管在20h内全部拔除,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4d,均康复出院,治愈率100%。结论精湛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tide,CGRP)在大鼠切牙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和牙周膜细胞中的定位表达。方法:取6周龄Wistar大鼠的下颌骨,常规脱钙,切片,并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CGRP在各组织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结果:CGRP在牙周膜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在分泌期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结论:CGRP在牙齿硬组织发育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提示CGRP在釉质和牙本质发育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骨膜蛋白为成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细胞黏附分子,在骨膜中强表达,间接地参与骨形成和骨修复过程,还表达于牙周膜、肌腱、心脏瓣膜和皮肤等承受压力的纤维结缔组织。人类的骨膜蛋白基因定位于6p21,鼠类的骨膜蛋白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骨膜蛋白有一个N-末端结构,一个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四个同源性重复区,一个C-末端。N-末端有一个典型的信号序列,提示其可能是一种分泌性蛋白。在牙胚的帽状期,骨膜蛋白表达于内釉上皮和前期成牙本质细胞层之间以及颈环周围的间充质。在牙胚钟状期的牙囊细胞中也有骨膜蛋白表达。在牙体移动过程中,骨膜蛋白是机械应力下骨和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的局部促进因素之一。牙周组织修复再生的关键是促使来源于牙周膜的细胞优先附着于根面并增殖分化,进而形成新的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即形成新的牙周附着。骨膜蛋白是具有骨膜及牙周膜组织表达特异性的骨黏附蛋白,对成骨细胞的分化及组织的早期矿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切断大鼠下牙槽神经后,牙周组织中P物质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为正常组(0 d)和术后第3、7、14、21、28天组。在下颌孔处切断大鼠左侧下牙槽神经,分别在相应的观测时点取材,常规制备大鼠牙周组织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物质的表达情况,同时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布,并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和破骨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切断大鼠下牙槽神经后牙周组织中的P物质在第3天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第7天达到最低值,第21天恢复到正常水平;破骨细胞的变化趋势与P物质的变化具有一致性。结论 切断大鼠下牙槽神经后,牙周组织中P物质与破骨细胞的变化呈正相关。P物质可能具有刺激并调节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参与牙槽骨的代谢。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不同医联体模式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医联体集团需要从财务管理制度、财务规范、财务人员管理和内部审计4个方面进行改进,旨在为医联体的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牙发育过程,包括胚胎早期预定成牙部位到发育形成完整的牙及牙周组织的发育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牙发育实际上是牙源性上皮与脑神经嵴来源的牙源性间充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过程受到诸多信号的影响。Yes相关蛋白基因(YAP)是Hippo通路中的靶基因,在牙胚发育的初始阶段,可在不同部位检测到其表达。Hippo-YAP信号通路通过抑制YAP的活性,调控细胞增生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间的平衡,从而调控器官的大小。本文就Hippo-YAP信号通路和YAP在牙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MCu IUD与TCu380A IUD多中心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新型MCuIU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国内6个临床中心按统一标准选择1100例要求使用IUD避孕的妇女,随机放置MCuIUD与TCu380AIUD各550例,定期随访观察。结果:放置满48个月时,MCuIUD组与TCu380A组的继续使用率分别为84.82/百妇女、81.62/百妇女,P>0.05;带器妊娠率分别为1.26/百妇女、1.72/百妇女,P>0.05;脱落率分别为0.42/百妇女、3.45/百妇女,差异显著,P<0.05;因症取出率分别为4.19/百妇女、5.82/百妇女,P>0.05;有主诉分别为3.77/百妇女、7.76/百妇女,差异显著,P<0.05;因计划妊娠取出后多在1年内妊娠。结论:MCuIUD脱落率极低、抗生育效果好,置、取方便,安全、有效,可逆行好,是目前比较理想的IUD,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