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婴儿运动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6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仅采取运动训练,治疗组运用以推拿按摩及中医五行音乐疗法为主、配合运动训练的综合干预方法,疗程均为2月。干预前、后采用婴儿神经国际量表(Infant Neurological International Battery,INFANIB)对婴儿神经发育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INFANIB评估结果均为境界,干预后对照组中63例达到正常,有效率为81.82%;治疗组78例达到正常,有效率为98.7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推拿按摩及中医五行音乐疗法为主的早期综合干预方法能显著提高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运动功能,改善运动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2.
骶髂关节损伤(错位)多由外伤所致,与职业、性别有关,尤其多见于女性与妊娠妇女。根据受伤的姿势与外力的作用方向,可造成骶髂关节向前下或向后上错位,向前或向后的旋转错位。本方案针对骶髂关节的前下及向后上错位两种类型,按骶髂关节损伤临床分期的不同,联合运用针刺、针刀及整脊治疗等技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涎腺癌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常见病种,多发生于腮腺及小涎腺,而原发颌下腺癌较少。本文对原发颌下腺癌病理分类分型,治疗手段及预后关系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1981~1990年我院颌面外科收治原发颌下腺癌19例。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11~78岁,以51~60岁组为高峰。病程2个月~13年。所有患例均详细记录临床检查及经病理复核证实。一、病理分类及分型:19例中腺样囊性癌(ACC)8例,其中腺样型3例,小管型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涎腺透明细胞癌(CCCs)生物学特性和组织来源。方法:收集8例涎腺透明细胞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文献回顾对涎腺透明细胞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透明细胞癌EMA和CK8全阳性表达(8/8、100/100),Ck18和CK-HMW小部分阳性表达(各2/8、25/100),S-100仅1例阳性表达。SMA、Calpon in和P53无表达,bc l-2全阳性表达,PCNA阳性表达率为72.25%。结论:涎腺透明细胞癌是腺上皮性肿瘤,肿瘤细胞增殖活跃,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体脊柱调衡法治疗胯骨错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重庆市江津区某医院收治的100例胯骨错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在采用针刺治疗和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脊柱调衡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骨盆复位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3年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年时,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针刺治疗和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疗基础上,采用整体脊柱调衡法治疗胯骨错缝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影响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晚样囊性癌(ACC)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故远期疗效差,生存率低。本文在26例患者获得长期随访的基础上、对其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随访是长者26年,最短者8年,均为1970~1989年间住院病人。结果:26例中,18例健在,8例死亡,生存率为69.2%。其影响预后因素主要有:与局部复发转移、治疗方法选择、术后时间长短、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有关。作者认为,由于ACC易复发,远期疗效差,侵袭神经于,肿瘤细胞常沿神经于扩散,故在治疗上必须彻底切除原发灶,必要时施行全须清扫术,术后进行放疗。对于腮除区ACC面神经的去留,应视病情而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普济痔疮栓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部门诊明确诊断为肛窦炎的患者60例,采用抓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以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普济痔疮栓治疗,对照组予以普济痔疮栓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3 d、7 d症状及体征总得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 d,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总得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05),而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 d症状及体征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7 d,2组症状及体征总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3 d、7 d,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普济痔疮栓治疗肛窦炎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万飞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359-1359
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通过小肠经交肩会于大椎穴而与督脉相通,是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历代医籍记载不少关于后溪穴的治疗作用,如《百症赋》载"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虫","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玉龙歌》有"付行痤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等。今结合先贤之理论叙及后溪穴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9.
小儿咳喘好发于冬春季节,且四季可见,临床以咳、喘、痰、呼吸困难为特征,相当于西医的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病。笔者自拟定喘方治疗小儿咳喘6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8年2月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32例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18例行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及切口感染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组12个月治愈率100.0%(32/32),与对照组(94.4%,17/18)相近,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39.2±18.2)min]、术中出血量[(15.7±6.2)ml]及切口感染率(0)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1.5±20.7)min、(55.8±19.5)ml、16.7%(3/18)](P<0.05或<0.01).结论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具有独特的优点,既可以明确诊断又可以同时进行有效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