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损伤段NF-kB及I-kBα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10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单纯脊髓损伤组和川芎嗪处理组。采用改良ALLEN氏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采用改良Rivlin斜板实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及CBS(Combine Behavior Score)评分对大鼠脊髓功能进行行为学评分。在建模后1h、3h、6h、12h、1d、3d、5d、7d、14d和21d获取损伤段脊髓标本,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F-kB及I-kBα表达。结果:随着时间推移,术后斜板临界度数和BBB评分值均逐渐升高,CBS评分值逐渐降低,且术后7、14和21d川芎嗪处理组斜板临界角度数均较单纯脊髓损伤组高(P<0.05),术后5、7、14和21d实验组BBB评分值均较单纯脊髓损伤组高(P<0.05),而术后5、7、14和21d,川芎嗪处理组CBS评分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3、5和7d,川芎嗪处理组NF-kB阳性细胞表达数较单纯脊髓损伤组低(P<0.05),I-kBα阳性细胞表达数较单纯脊髓损伤组高(P<0.05)。结论:川芎嗪能够促进大鼠急性继发性损伤后脊髓组织中I-kBα的表达,抑制NF-kB的表达,从而起到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到课程改革之中.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小学数学教师更应当积极的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行PVP或PKP术后90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手术椎体再骨折,分为未发生手术椎体再骨折组(A组)75例和发生手术椎体再骨折组(B组)15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指数及合并高血压等,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手术方式(PVP/PKP)、已有骨折椎体数量、术后活动量增大、椎体内裂隙、初始椎体骨折部位、骨水泥渗漏、后凸角度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已有骨折椎体数量、术后活动量增大、骨水泥渗漏、后凸角度是影响PVP/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已有骨折椎体数量、术后活动量增大、骨水泥渗漏、后凸角度是影响PVP/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后路固定颈前路鼻内镜辅助病灶清除治疗上颈椎结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后路固定颈前路鼻内镜辅助病灶清除治疗上颈椎结核的疗效。方法上颈椎结核12例,均先行后路上颈椎侧块螺钉及颅骨钉棒系统固定及植骨,其中4例寰椎并枢椎结核行枕颈融合者植骨于枕颈部,8例枢椎结核仅在寰枢椎间植骨再行前路鼻内镜辅助结核灶清除。结果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均得到满意重建,经术中镜下及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结核病灶全部清除。手术时间160~250(198±27)min;术中出血量300~500(388±61)ml。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重要解剖结构的损伤,无脑脊液漏发生。术后JOA评分由术前的8~14(10±2)分提高至10~16(14±2)分。结论后路融合可使颈椎获得较好稳定性,前路鼻内镜下能彻底清除病灶,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此术式治疗上颈椎结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外固定架和单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6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外固定架组(联合组,30例)和单纯锁定加压钢板组(LCP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及腕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较LCP组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6个月。术后3 d、6周、24个月随访时,联合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的改善优于L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两组腕关节掌屈、背伸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及Gartland-Werley评分稍优于LCP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外固定架与单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均良好,但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恢复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08行手术治疗的38例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单纯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23例(单纯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15例(联合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单纯组切口总长度短于联合组,联合组桡骨高度、掌倾角恢复程度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当天VAS评分、尺倾角、关节面台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中,联合组总分、活动度、握力、功能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发生关节炎4例,联合组发生关节炎3例,2组关节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1,P0.05)。结论上述2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均能有效复位,恢复关节功能。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固定复位效果更好,术后1年腕关节功能更优,但有钉道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TMP) 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损伤段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表达的影响。方法:SD 大鼠110 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应用改良Allen 氏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应用改良Rivlin 斜板实验、联合行为评分(combinebehavior score, CBS) 和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 BBB) 评分对术前和术后1, 3, 5, 7, 14, 21 d 大鼠脊髓功能进行行为学评分。在建模后1, 3, 6, 12 h 及1, 3, 5, 7, 14, 21 d 获取损伤段脊髓标本, HE 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IF 表达。结果:术后7, 14, 21 d 实验组斜板临界角度数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5, 7, 14, 21 d 实验组BBB 评分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 而术后5, 7, 14, 21 d 实验组CBS 评分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 术后12 h 及1, 3, 5, 7 d, 实验组MIF 阳性细胞表达数较对照组低(P<0.05)。且随着时间推移, 改良Rivlin 斜板实验临界角度和BBB 评分与MIF 阳性细胞表达数呈负相关, CBS 评分与MIF阳性细胞表达数呈正相关。结论:TMP 对大鼠急性继发性损伤的脊髓有保护和促进其功能恢复的作用, 这种作用在损伤后1~2 周最为显著;TMP 能够抑制大鼠急性继发性损伤后脊髓组织中MIF 的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