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小儿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缩窄性心包炎患儿共15例,年龄1岁4个月~14岁,平均6岁。病程2周~36个月。临床表现主要有腹胀(11例)、水肿(9例)、气促(7例)、腹痛(7例)、乏力(5例)、咳嗽(3例)、尿少(1例)等。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双心房扩大7例,三尖瓣反流6例,二尖瓣反流5例,心包膜增厚4例,下腔静脉增宽3例,右心房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1例;心脏CT发现心包增厚10例,心包钙化4例。经外科手术治疗10例,手术方式为心包剥脱术,1例曾因疑诊"缩窄性心包炎"行心包开窗术。10例手术患儿总住院时间11~57 d,平均29 d;术后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3~10 d,平均5.5 d;术后恢复顺利,无死亡病例。术后心包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玻璃样变、小血管增生、淤血及出血、纤维素渗出或沉积、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钙化灶。随访1~2年,除1例因复发再次手术,其余患儿心功能均改善,临床症状消失,生长发育恢复正常。结论小儿缩窄性心包炎临床症状不典型,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率低,心脏CT诊断符合率高,病理学多为非特异性炎症,心包剥脱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对于疑诊病例,心包开窗术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过渡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心传导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控制心节律性活动的解剖学结构,并且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起关键作用。本团队在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教师和学生容易对结间束是否存在的问题产生疑惑。现就与结间束的提出和争议相关的关键人物和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并就目前相关国内权威教科书和国内外专著关于结间束的阐述进行整理,以期对结间束是否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