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将1997年9月-2001年10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9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与1994年9月-1997年8月采用常规开颅清除血肿的88例同类患者,在术后血肿清除率,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等方面作对比研究。结果:显微手术能显著提高血肿清除率(P<0.05)、降低术后脑水肿反应发生率(P<0.01),从而显著降低了手术死亡率(P<0.05)和致残率(P<0.05)。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方法。方法运用双侧冠状开颅术式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67例。结果本组67例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良好25例(37.3%),中残20例(29.9%),重残9例(13.4%),植物生存3例(4.5%),死亡10例(14.9%)。结论双侧冠状开颅术式加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和(或)颅内血肿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手术后,手术创面渗血、渗出液较多,易形成继发性颅内血肿。血性脑脊液及坏死脑组织会加重脑损害,影响脑功能恢复,甚至导致死亡,所以术后引流尤为重要。我院1995年9月~1998年2月对78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采用负压吸引球主动引流代替传统的乳胶管及橡皮条引流方法,起到了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男52例,女26例;年龄6~73岁。交通事故伤42例,坠落伤20例,打击伤12例,其它伤4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31例,脑挫伤并发硬脑膜下血肿15例,脑内血肿12例,广泛脑挫裂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1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开颅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直切口小骨窗开颅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48例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2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均达80%以上。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iesof daily living,ADL)分级,手术后随访3~6个月,I级10例,II级14例,III级10例,IV级4例,V级2例,VI级8例。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情严重,但是高龄不是手术禁忌,采用直切口小骨窗开颅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可以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改良翼点入路治疗颅底脑挫伤及血肿的方法及经验。方法:运用改良翼点入路对78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67例术后存活,病死率14.1%,骨瓣回植率65%。结论:该入路暴露彻底,减压充分,便于手术操作和减轻术后脑肿胀,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6.
1病历报告女,48岁。1991年因双眼睑下垂、视物模糊伴四肢乏力,昼轻夜重,体息后症状减轻,在当地医院进行新斯的明试验呈阳性反应,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口服毗院斯的明,每次15mg,每日3次,症状好转。1995年7月15日出现腹胀,进食后加重;15天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宿食,混有胆汁。在当地医院行胃肠气钡双重造影示钩型胃,张力低,蠕动弱,胃内有储留液及食物残渣,幽门管自然开放,十二指肠球部正常。拟诊十二指肠球后埂阻。给予胃肠减压及应用胃动力药物治疗无效,于8月10日转入我院。入院体检: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血压15/10k…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与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3月—2013年8月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3组:超早期组53例为≤6 h手术,早期组30例为6~24 h内手术,延期组23例为>24 h手术。依据患者的出血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按手术方式分3组: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组)52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35例、皮质下出血11例和小脑出血6例;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骨瓣组)34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21例、小脑半球出血13例;侧脑室外引流术(外引流组)20例,其中慢性脑干出血破入脑室8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12例。比较采用3种不同术式和3种不同手术时机的患者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 ADL)分级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GOS评分结果显示,超早期组近期疗效优良率为81.13%(43/53),高于早期组(50.00%,15/30)与延期组(43.48%,1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早期组与延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后不同手术时机组各死亡1例。术后6个月ADL分级结果显示,超早期组远期优良率为94.23%(49/52),高于早期组(51.72%,15/29)和延期组(50.00%,1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早期组与延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骨瓣组和外引流组术后1个月GOS评分结果显示近期疗效优良率分别为71.15%(37/52)、52.94%(18/34)、65.00%(13/20),术后6个月ADL分级结果显示远期疗效优良率分别为76.47%(39/51)、68.75%(22/32)、75.00%(15/20),3组间GOS评分、ADL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不同部位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合适的手术时机进行个体化治疗,可取得相应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切除鞍区垂体瘤和颅咽管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17例垂体瘤、4例颅咽管瘤,分析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结果:垂体瘤全切12例,次全切除5例;颅咽管瘤全切1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熟悉鞍区显微解剖结构,合理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提高鞍区肿瘤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改良翼点入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有效术式。方法:将1996年9月-2000年10月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术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19例,与1993年1月-1996年8月施行传统颞肌瓣减压术治疗同类病人106例,在术后病死率、病残率等方面作对比研究。结果:改良翼点入路降低了手术病死率(P<0.05)和病残率(P<0.01),尤其降低了小脑幕裂孔疝病人的病死率(P<0.01)。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是治疗以额颞叶底部损伤为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一种有效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小脑幕裂孔疝病人。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小脑幕裂孔疝的急诊CT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小脑幕裂孔疝的急诊CT检查黄录茂倪受松杨秀伦雍成明杨代明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13个月~74岁,平均40.9岁。入院时均处于昏迷状态,GCS评分≤8分。一侧瞳孔扩大、光反应消失,对侧瞳孔正常或缩小,光反应存在。对侧肢体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