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超声引导在肌肉及骨关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肌肉及骨骼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2例肌肉骨骼疾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162例肌肉及骨骼疾病患者随访均未出现出血、感染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而且疗效显著.结论肌肉骨关节疾病的超声引导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脉冲射频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椎间盘内脉冲射频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行间盘内脉冲射频治疗,记录术前、术后1周、1月、3月和6月时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s,NRS)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内患者NR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无严重副作用。结论:间盘脉冲射频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近期疗效满意,值得开展深入的前瞻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3.
经皮穿刺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09年2月~6月自协作组内选取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9例,采用美国HydroCision公司生产的SpineJet(脊柱椎间盘水刀)在C型臂X线机、CT或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观察并记录术后15天、30天、90天、150天、210天和270天的疗效.结果:用改良Macnab方法进行评估,术后15天、30天、90天、150天、210天和270天的疗效优良率分别是56.5%,82.6%,88.4%,98.6%,98.6%,98.6%,治疗效果与术后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不影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动脉冲射频模式下设定不同温度时组织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用Baylis疼痛射频治疗仪自动脉冲射频模式下分别设定脉冲射频温度为42℃、44℃、46℃、48℃、50℃、52℃、55℃、60℃、70℃、80℃和90℃,在37℃恒温水浴箱内进行新鲜蛋清实验。记录不同温度下治疗前、治疗后30 s、60 s、90 s、120 s、180 s、300 s和停止治疗后1 min时组织实际温度、电压和电阻。结果:50℃以下,随着脉冲射频设定温度的升高,组织达到设定温度、脉冲电压显著升高(P<0.01)、电阻轻微下降(P<0.01);50℃以上,即使增加脉冲射频的设定温度,组织的实际温度不再升高、脉冲电压也不增加、电阻较50℃时无显著性变化。各温度组均未观察到肉眼可见的热凝物。结论:Baylis疼痛射频治疗仪自动脉冲射频模式下升温至50℃可增加脉冲电场强度、无组织变性,可能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214例软组织损伤患者,其中网球肘63例、肩周炎106例、跟痛综合征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7例。观察组以患者的疼痛点为中心,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封闭,加以按摩和药物等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8周和第12周,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疗效的总优良率为87.8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佑庆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62-1363
[目的]通过观察联合肌骨B超并散焦式冲击波对肩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肌骨B超并散焦式冲击波(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百分五级评定法,主要进行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方面的综合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干预组在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综合评分恢复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肌骨B超并体外冲击波对肩关节损伤的治疗有效达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1 病例 患者,张某,女,73岁。因“间歇性右上服疼痛6月余”。于2006年2月27日入院。行X胸片示双肺间质性改变。ECG示平均电轴左偏,P-R间期达高值,腹部B超示:脂肪肝,胆囊多发结石。肺功能正常,舒张试验阴性。超声心动图示,EF:91.7%,SV:100ml,MV:E 0.34.A 0.96.AV 0.93,TV:E1.00,A 0.58。意见是:(1)主动脉根径增宽,硬化;(2)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房径增大。  相似文献   
8.
GAP-43治疗大鼠脊髓横断后神经中丝NF200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制备成年SD大鼠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研究生长相关蛋白(GAP-43)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中丝(NF200)表达的变化,探讨GAP-43在再生修复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实验采用雌性8周龄SD大鼠75只,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三组:GAP-43抗体组、GAP-43抗原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使用直接注射法将GAP-43抗原和GAP-43多克隆抗体分别注入抗原组和抗体组的大鼠脊髓的断端,对照组仅切断脊髓而不给药,最后观察各组大鼠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用BBB评分法对不同时段大鼠的行为学表现进行评分,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200的表达,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在不同的时间段行为学评分最低和抗原组评分最高,脊髓损伤区病理改变明显好转,NF200的表达呈进行性增高,且前角神经元NF200的表达早于后角神经元。抗体组早期恢复出现明显的停滞状态,但停药后能很快恢复。说明GAP-43能促进损伤脊髓的恢复,而抗体对损伤脊髓恢复的影响是可逆的,这对于脊髓再生的研究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新方法,对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活体供肝原位部分肝移植因其供、受体多有血缘关系,组织相容性好,且供肝被有计划地获取,具有良好活力,移植后疗效优于脑死亡全肝移植。我院于2003年12月19日成功地将一位母亲的肝左外叶移植给其儿子,现将受体手术麻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癌症疼痛的临床及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症疼痛的三阶梯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120例给予规范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两周后轻度疼痛的缓解率为100%,中度疼痛的缓解率为94.3%,中度疼痛的缓解率为90.8%,总缓解率为92.5%;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发生率为11.7%,给予口服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及饮食指导后,便秘症状明显缓解。本组患者中没有1例由于不良反应而终止用药,也没有1例出现精神依赖及呼吸抑制。结论规范的三阶梯药物治疗止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