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1.
目的:考察大学生亲子亲和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并探讨孤独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子亲和问卷、孤独感量表(UCLA)、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对33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施测。结果:(1)亲子亲和与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显著正相关(r_(母亲)=0.11,r父亲=0.12;P0.05),扩散状态显著负相关(r_(母亲)=-0.18,P0.01;r父亲=-0.11,P0.05);(2)亲子亲和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_(母亲)=-0.33,r_(父亲)=-0.30;P0.01);(3)孤独感与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显著负相关(r=-0.22,P0.01),与延缓(r=0.15,P0.01)、早闭(r=0.20,P0.01)、扩散(r=0.18,P0.01)显著正相关;(4)孤独感在亲子亲和与同一性获得状态、扩散状态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亲子亲和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有效保护因子,且孤独感是两者关系的重要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