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目的气管插管时通过超声观察到空虚的食管,从而确认气管内插管比直接确认气管内的气管导管更可靠。本实验目的是观察儿童中,在环状软骨水平或者环状软骨以下水平可以确认正常的空虚食管的几率,以此来评估排除食管内插管从而确认气管内的插管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麻醉插管后超声观察环状软骨水平或者以下水平的气管与食管的动态解剖关系。对于食管部分在气管后的儿童,利用线性超声探头对环状软骨进行压迫,从而使食管从气管后侧滑至可见的位置。结果本实验观察了103例本院麻醉恢复室中的患儿,年龄1个月到11岁,其中男性64例(占62%),女性39例(占38%)。58例(占56%)食管完全在气管左侧,44例(占43%)食管部分在气管左侧,1例(占1%)食管部分在气管右侧。当利用线性超声探头进行环状软骨压迫时,所有患儿的食管均能在气管侧方完全显现。结论本实验所有患儿通过线性超声探头对环状软骨进行压迫均可使食管在气管侧方可见。利用便携式超声观察到空虚食管,通过排除食管内插管从而确认气管内的插管,这种排除式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性,出生后6 d,体重2.85 kg,Apgar评分10分。生后即出现口吐泡沫,喂奶异常,呼吸困难,于当地医院行上消化道造影示先天性气管食管瘘,吸入性肺炎;支气管镜检查示喉部发育异常,气管食管瘘。出生后6 d在当地医院行气管插管转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给予定压控制辅助呼吸,FiO 2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足月儿在新生儿期行腹部手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共169例,通过收集患儿的术前一般情况、肾功能、贫血情况、术中出入量、麻醉等级方式等20项指标,以是否发生术后低血压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低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共169例患儿纳入本研究,以是否发生术后低血压为因变量进行分组,低血压组45例,非低血压组124例,术后低血压总体发生率为26.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体重、高龄产妇、术中发生低血压、术中出血及不同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5项指标逐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排除混杂因素的情况下,分析得出术中低血压比值比(odds ratio, OR)值为38.84(95%CI:8.775~171.907,P<0.05);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时,单纯吸入麻醉OR值为2.605(95%CI:1.031~6.586,P<0.05)。低血压组患儿的七氟烷呼气末浓度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加速术后康复(ERAS)策略对漏斗胸手术患儿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北京儿童医院择期行Nuss手术的患儿120例,年龄6~18岁,分为传统流程(C组)和ERAS策略(E组)(每组60例)。进行围术期管理,术后连续3 d(D1、D2和D3)由患儿或其陪护者填写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15)。结果未完成量表E组脱落4例,C组脱落1例。E组的QoR-15总分在术后D2/D3时明显高于C组(P0.05);E组的A卷得分在D1/2/3均明显高于C组(P0.05);D1时E组在下地走路/舒适并自我控制评分明显高于C组;D2时E组在食欲好/感觉放松/自行如厕/下地走路/舒适并自我控制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D3时E组在感觉放松/自行如厕/舒适并自我控制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ERAS策略可以改善漏斗胸手术患儿的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测量出的皮肤声门间距(distance from skin to vocal folds, DSV)、颈部直径(d)以及两者的比值(R)预测患儿困难插管的效能。方法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儿72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3岁,ASAⅠ或Ⅱ级,根据插管时Cormack-Lehane分级分为两组:Ⅰ—Ⅱ级,容易插管组(n=48);Ⅲ—Ⅳ级,困难插管组(n=24)。在诱导后面罩通气时,超声下测量DSV,测量计算d和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比较三种指标预测困难插管的能力,并通过最大化约登指数计算临界值。结果容易插管组DSV明显长于困难插管组(P0.05)。R用于预测困难插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07,临界值为0.090,其敏感度为70.83%,特异度为83.33%。结论在年龄≤3岁的患儿中,应用超声测量并计算DSV与颈部直径的比值是一个优良的预测困难插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择期行扁桃体伴/不伴腺样体切除术患儿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艾司氯胺酮组(S组)和安慰剂组(C组),每组49例。S组麻醉诱导时给予0.3 mg/kg艾司氯胺酮慢推,并予5μg/(kg·min)静脉维持至术毕;C组麻醉诱导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慢推,并予生理盐水静脉维持至术毕。采用儿童麻醉苏醒期谵妄(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 PAED)评分及面部、腿部、活动、哭泣和可安慰性评分(Face, Legs, Activity, Cry and Consolability scale, FLACC)评估拔管后15 min和30 min两组患儿的躁动及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1 min(T1)、手术开始后10 min(T2)及手术结束时(T3)的SBP、DBP和HR,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相比,拔管后1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的93例患儿,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分为正常组和障碍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93例患儿中,男60例,女33例,年龄0~15岁,平均(4.4±3.7)岁,术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33例,发生率35.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的HCT越低(OR=0.898,95%CI:0.831~0.971,P=0.007)、PLT越低(OR=0.984,95%CI:0.973~0.994,P=0.003)和PT越长(OR=4.524,95%CI:1.956~10.467,P=0.000)的患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风险越大。结论 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患儿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较常见,术前HCT和PLT降低、PT延长是患儿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产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