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 体外模拟慢性创面缺氧、低营养环境,观察成纤维细胞在该状态下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对外源性生长因子(bFGF)的反应,探讨低氧、低营养条件下成纤维细胞的病理生理变化。方法: 单纯缺氧环境采用厌氧培养箱,通入混合气,氧分压(PO2)分为27 mmHg和44 mmHg 2个水平;低营养环境则控制培养液新生牛血清(NCS)浓度。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以及其对外源性生长因子的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PO2 44 mmHg时细胞增殖速度较同期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O2 27 mmHg时,细胞增殖速度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慢(P<0.01),细胞被阻滞于G0期,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bFGF未显示促增殖作用。NCS浓度为0.5%的低营养状态下细胞增殖速度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慢(P<0.01),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P<0.01);bFGF能明显改善低营养状态下的增殖减慢(P<0.01),使G2-M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结论: 27 mmHg PO2或NCS浓度为0.5%的低营养环境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影响成纤维细胞增殖;bFGF可以改善低营养条件下细胞增殖减慢的状态,但对极度缺氧条件下的成纤维细胞增殖障碍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特殊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中出现脱片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一套防脱片及快速脱蜡的方法,提供给病理同仁,以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仪器平台式烤片机(徕卡Hi1220)或立式国产烤片机1台,无污染、吸水性强的纸张(旧报纸亦可)裁成A4纸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观察恶性间皮瘤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umor-associated fibroblasts,TAF)的免疫表型特点,探讨其在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恶性间皮瘤10例,食管癌、乳腺癌、结肠癌标本各10例,观察这些肿瘤TAF的CK,CK19,Calretinin,HBME-1,Vimentin,Sny,S-100等表达情况.结果:10例恶性间皮瘤、食管鳞状细胞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结肠腺癌的TAF都阳性表达Vimentin,均灶状表达Syn,S-100.10例恶性间皮瘤的TAF阳性表达CK,CK19,Calretinin,弱阳性表达HBME-1;1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结肠腺癌的TAFs均局灶弱阳性表达CK,Calretinin,不表达HMBE-1及CK19;恶性间皮瘤组的TAF表达Calretinin,CK19,CK,HBME-1的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显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恶性间皮瘤的TrAF与一般常见的上皮性肿瘤的TAF免疫表型既有共性又有不同,深入了解其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对研究恶性间皮瘤的诊断及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0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30例乳腺癌患者病情、手术治疗、预后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各项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总结、分析。结果经治疗,3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情均有较好改善,未有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3/30)、复发率为6.7%(2/28)、远处转移率为10.0%(3/30)、术后1年生存率为93.3%(28/20)、术后3年生存率为80.0%(24/30);I期、Ⅱ期患者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Ⅲ期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清扫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保持较美观体形,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万家兴  王凯利  宋雪  马秋洁  李萍   《四川医学》2018,39(4):449-452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病例,总结PFN-A手术疗效、失败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5例,均行PFN-A手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运用髋关节创伤后Harris功能评分,分析PFN-A内固定失败原因,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手术时间为50~135min,平均(87.27±40.08)min;术中出血量50~200mL,平均(107.69±43.17)mL;术后Harris评分,其中优59例,良28例,中15例,差3例,优良率82.86%;内固定失败2例,1例主钉断裂,1例螺旋刀片穿出股骨头。结论 PFN-A内固定手术失败最主要因素是骨折复位欠佳和手术操作因素,其次术后负重时间过早和患者自身体质过重、严重骨质疏松,但PFN-A内固定术仍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结肠腺癌及腺瘤间质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α,FAP-α)的表达情况,探讨结肠肿瘤间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结肠腺瘤60例,结肠腺癌60例,其中p53阴性腺瘤组30例,p53阳性腺瘤组30例,p53阴性腺癌组30例,p53阳性腺癌组3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间质FAP-α的表达情况及肿瘤成分Ki-67的表达情况,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间质FAP-α表达从弱到强依次为p53阴性结肠腺瘤、p53阳性结肠腺瘤、p53阴性结肠腺癌、p53阳性结肠腺癌(P0.05);Ki-67值从低到高依次为p53阴性结肠腺瘤、p53阳性结肠腺瘤、p53阴性结肠腺癌、p53阳性结肠腺癌(P0.05);p53阴性结肠腺癌与p53阳性结肠腺癌组FAP-α的表达与Ki-67呈正相关(P0.05),p53阴性与p53阳性结肠腺瘤组FAP-的表达与Ki-67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结肠腺瘤与腺癌间质的FAP-α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进一步研究肿瘤间质对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从甲状腺的切除范围和颈部淋巴结的清除情况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结果82例患者中,单侧甲状腺癌患者25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35例;并淋巴结转移患者22例(单侧16例、双侧6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单侧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单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术;合并淋巴结转移者行甲状腺切除+颈部淋巴结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较少,发生率为3.66%。术后随访1~10年,仅1例患者于术后第4年死亡。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患病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同时术后需给予患者口服甲状腺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起源于间皮的高度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被间皮覆盖的体腔上皮,以胸膜最常见,腹膜次之,心包及睾丸鞘膜也有报道.腹膜恶性间皮瘤约占恶性间皮瘤的20%~ 40%,一般表现为腹膜弥漫的增厚或者多发的小结节,很少表现为孤立的大肿物.恶性间皮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7岁,男性多于女性.学者普遍认为本病应积极手术治疗,对不能切除者可行减瘤术,术后行静脉化疗和腹腔化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