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鑫鹏  饶莹 《上海医药》2017,(18):22-24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强迫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27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用强迫症评定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7.78%(21/27),对照组有效率为74.07%(20/2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尤其在治疗第1周时,观察组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3/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9/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效果均较好,但艾司西酞普兰用药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西省康宁医院收治的126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根据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危险组(n=35)和非危险组(n=9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前受刺激(OR=4.159,95%CI:1.348~12.832)、SSRS评分<20分(OR=2.990,95%CI:1.142~7.830)、PSS-Fa评分<6分(OR=4.984,95%CI:1.892~13.131)、MMAS-8评分<6分(OR=3.242,95%CI:1.064~9.875)和SDS评分≥53分(OR=3.147,95%CI:1.031~9.599)是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风险较高。发病前受刺激、SSRS评分<20分、PSS-Fa评分<6分、MMAS-8评分<6分和SDS评分≥53分会增加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的康复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201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13)、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3),全面收集有关脊髓损伤大鼠运动训练的相关文献。按照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国内外文献287篇,经过排查,纳入文献11篇。BBB评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训练组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不训练组,BBB评分[加权均数差(WMD)=1.87,95%CI(1.50,2.33),Z=10.02,P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脊髓损伤的大鼠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正念认知疗法对精神病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自尊和照护者负担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2020年6月—2021年12月因各类精神病来我院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及其照护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BCT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程序进行护理,MBCT组则接受正念认知疗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自尊与自我效能感、患者正念情况以及照护者感受到的负担。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相应的治疗后,MBCT组和对照组对药物的依从率、RSES得分和GSES得分、FFMQ得分、负担水平得分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且MBCT组经过正念认知治疗后,其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正念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增加正念意识,减少照护者负担。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3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感心悸、气短1年余"入院.患者幼时因感冒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心脏杂音,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具体不详)",未行治疗.近一年来感活动后,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偶感心悸,气短,无明显胸闷及呼吸困难,不伴畏寒发热,无咳嗽、胸痛,发病以来体重明显降低并乏力,遂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及研究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两组,其中24例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24例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根据PANSS评分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观察组PANSS评分(105.82±27.96)分,对照组PANSS评分(106.02±27.32)分,两组PANSS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46.38±9.22)分,对照组PANSS评分(53.97±9.02)分,两组PANSS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而且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在电刺激干预下大鼠脊髓损伤节段神经生长因子(NT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对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Allen's法复制SD大鼠T9脊髓钝挫伤模型。实验组脊髓钝挫伤后给予夹脊穴和足三里穴位神经电刺激干预。神经行为学评分后,运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来检测NT4、PC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行为学观察,实验组大鼠术后1周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第1—3天NT4表达显著升高(P0.05),第7天达到峰值并且其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1—3天PCNA表达降低,第7天达到最大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干预下,脊髓组织中神经元中的NT4表达增强,电刺激能改善运动功能恢复。神经电刺激后PCNA表达减少,神经电刺激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作用大于神经干细胞的再生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经皮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表达的影响,探讨经皮电刺激对治疗脊髓损伤的意义.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电刺激组、损伤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电刺激组及损伤对照组采用Allen's打击致伤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建模后损伤对照组只予常规护理,电刺激组给予电刺激治疗:取夹脊穴和足三里穴进行经皮电刺激,每次30 min,每天1次.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电刺激组及损伤对照组按时间段(第1、3、5、7天)进行灌注取材.标本脱水石蜡包埋,制作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然后采用Olympus数码照像机采集图像进行图像分析,观察与分析GFAP与NT-3的表达.运动功能评分采用BBB评分法.结果 从脊髓损伤后3d开始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电刺激组明显优于损伤对照组(P<0.05).电刺激组与损伤对照组脊髓组织内GFAP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前3d无明显变化(P>0.05),此后逐渐增加,脊髓损伤后5d达到高峰,7d已低于5 d(P <0.05).5d和7 dGFAP的表达电刺激组明显低于损伤对照组(P均<0.05).大鼠NT-3免疫阳性细胞数在电刺激组和损伤对照组均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分别于7d和5d时达到峰值,但电刺激组大鼠NT-3阳性细胞数在5d和7d均比损伤对照组增加显著(P均<0.05).结论 经皮电刺激可以抑制脊髓损伤后大鼠GFAP的表达,促进NT-3的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可能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重建及相关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白细胞介素-1α(IL-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损伤组、电刺激组。采用Allen’s法将后两组复制为脊髓T9损伤模型。术后对电刺激组大鼠进行电刺激治疗7 d。3组均进行BBB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FAP与IL-1α的表达情况。结果损伤组和电刺激组BBB评分均小于正常组(P<0.05),伤后5 d、7 d,电刺激组较损伤组BBB评分增加(P<0.05)。损伤组、电刺激组GFAP阳性表达均在伤后5 d达到高峰,伤后5 d、7 d,电刺激组GFAP表达低于损伤组(P<0.05);IL-1α阳性表达在伤后7 d内持续上升,伤后5 d、7 d,电刺激组IL-1α表达低于损伤组(P<0.05)。结论电刺激能抑制GFAP与IL-1α的表达,可能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胶质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