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30具(男23.女7)共60例成人尸体上观察与测量了咬肌的动脉与神经来源、咬肌神经的分支以及肌内构筑、咬肌由上颌动脉咬肌支和邻近动脉肌支供血,面动脉与面横动脉的咬肌支为其主要营养动脉.咬肌神经在肌内可分成单干和双干两型,前者居多,两型中其肌内分支间均有吻合.就结果对有关颌面外科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体影像知识是影像诊断的基础,医学影像专业应开设《人体影像解剖学》课程。造择教学内容要根据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情况。教学中要重视联系标本、模型和临床。目前,必须协同解决教师、教材、教具。  相似文献   
3.
在骨盆 X 线片上经常可以发现在骶髂关节下端的外侧有一弧形切迹称为副关节旁沟。在我国主要 X 线诊断学书籍中,对此切迹之名称以及如何形成的描述有所不同,而且有些看来是错误的。为此本文根据解剖标本和 X 线片的观察,探讨此沟的形成和它与性别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常股骨下端的侧位 X 线照片上经常出现局部透明区阴影(照片1)称为 Ludloff氏透明区。国内、外 X 线诊断学或 X 线解剖学中对此透明区的解剖基础阳出现年令的叙述常不一致。在解剖基础方面,我国大部分 X 线诊断学描述为儿童股骨髁间凹陷深而宽,在侧位像上表现为局部透明区。Bickner 在其著作的图解中也称其为髁间窝的阴影。而 Groskppff 和 Tischendort 与山东省卫生局编写的 X 线诊断学都描写此透  相似文献   
5.
副神经节、副神经颅内段及其与上部颈神经后根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副神经是纯运动性神经,但对于副神经的纤维成份,许多作者做过大量工作,并有不同意见。Weigner(’01)提出颈神经后根和副神经间有许多吻合,有时,在副神经的颅内段及(或)根丝上可见有神经节,节中有许多感觉型神经细胞。Streeter(’05)研究了人胚,认为第Ⅹ、Ⅺ脑神经都有运动根及感觉根,两者之神经节都来自同一结节状神经嵴,副神经的神经节相当于迷走神经上节。Fahmy(’27)在一个三个月婴儿的副神经颅外段上发现有神经节。Fukujira(’29)、Windle(’31)和Pearson(’38)都曾在副神经上发现有类似感觉型的神经细胞,因此认为副神经是混合性的。Hinsey及Corbin(’34)将猫的C_1—C_4神经节切除后,却未能在副神经中找到溃变  相似文献   
6.
在脑血管造影中,脉络膜前动脉的表现对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日益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因此对脉络膜前动脉X线解剖的认识相应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国外探讨这方面的工作比较早如Morello和Cooper(1955);Lemey和Jackson(1964)和Sala—mon和Huang(1976)都有成果,而国内目前只见朱允治和徐兆栋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上述作者的工作主要围绕脉络膜前动脉与疾病诊断的关系进行研究,尚未见有从解剖学的角度对此动脉的X线表现进行探讨。为此本文从标本的解剖结果探讨这条动脉的X线表现,并对它进行观察、测量和统计,从而为诊断打下形态学基础。另外,在研究过程中必然牵涉到后交通动脉,故一并进行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机采用30个颅脑标本,经CT扫描后锯切出相应断面。另选取60例颅脑CT片,经断面标本与片子的综合观察和分析,找出在主要CT扫描层面上辨认脑回和确定脑叶的方法。大脑髓质显影清晰而易于辨认,自大脑髓质发出的髓突对应相应的脑回,只要认准髓突,即可识别脑回和划分脑叶。按此方法,在8个常用的颅脑CT层面上分别描述了髓突的典型分布以及脑回、脑叶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造影已在我国广泛应用,但是所采用之正常数据仍都引自国外资料。国人脑血管X线解剖研究虽有少量工作,多系对病变之探讨。本文试图从解剖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脑血管X线解剖的基本特点,对正常脑血管X线照片进行测量和统计,以求取得国人自己的正常X线解剖数据,并根据这些特点和数据为临床X线诊断中某些问题提供一些参考。颈内动脉主干的颅内段称为虹吸。它由颈内动脉管内日起始至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分叉处为止。虹吸行程多曲,为了叙述方便本文采用Fischer氏的分段法把虹吸分为五段描述。即在蝶鞍两旁,前后方向行于海绵窦内的一段称颈_4(C_4);其后端转折向下至颈内动脉管内口的一段为颈_5(C_5);其前端上折至前床突下方的一段为颈_3(C_3);由颈_3向后行走的一段为颈_2(C_2);颈_2后端上折至分为二大终支的一段为颈_1(C_1)。  相似文献   
9.
早期应用脑血管扩张药治疗脑损伤后精神障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刀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41例,男性36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刀岁,最/J’18岁,平均年龄ZI.7岁。对照组:36例,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3岁,平均年龄21.6岁。损伤部位:治疗组:颇顶叶15例,颅底额眶叶17例,蛛网膜下腔9例。对照组:颇顶叶16例,颅底额眶叶15例,蛛网膜下腔5例。精神症状表现:躁动、请语,大声喧哗,个别类似精神分裂症,躁狂,亦有情绪低落、抑郁。焦虑、失眠等。二、治疗方法治疗组:有精神症状出现后,复查Cf,无继发…  相似文献   
10.
将膀胱上皮移植到105只同种异体豚鼠的腹直肌表面,观察诱导成骨过程中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变化。观察到膀胱上皮移植后,向四周延伸围成囊泡,在囊泡壁周围受体结缔组织内形成异位骨组织。最早的成骨区域常位于移行区上皮深面,与移植上皮固有膜形成的透明区相毗邻或者接近,以后向透明区和增生上皮深面扩展,本文对异位骨成骨细胞的来源和移行上皮可能释放的诱导因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