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柏  徐勇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2):160-160
近年来报考研究生 (以下简称“考研”)的浪潮已遍及全国各高等院校。在考试之前他们是毕业生中的特殊人群 ,除了需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以外 ,还要抓紧时间复习 ,学习负担较重。为了解报考研究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1年 1 1~ 1 2月抽取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机械专业学生 2 4 6人 ,山西大学中文、光电子技术、法律专业1 89人 ,太原师范学院中文、数学与艺术专业 2 4 8人 ,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法医学专业 2 65人 ,共计 948名 2 0 0 2届应届本科毕业生为调…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中药丸加少量氯氮平相氯氮平分别治疗精神分裂症(SC)各42例。两组效果及发样中10种元素含量进行了对照研究。中西药组显效率47.62%,西药组38.71%,两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前后及同期 BPRS 均分变化显示中西药合用发挥作用快,可改善 SC 的某些症状。无明显副作用,两组治疗后头发中含量显著上升,锰钙等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清心冲剂I号对于利培酮、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无增效作用.方法 将清心冲剂I号合并利培酮、奥氮平治疗者作为实验1组,不合并清心冲剂I号的作为对照1组;清心冲剂I号加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治疗者为实验2组,不合并清心冲剂I号的作为对照2组,观察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采用PANSS量表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8周末PANSS和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8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阳性症状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清心冲剂I号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有增效作用,尤其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因此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介绍Lewy小体及其在神经细胞变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拟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在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AlCl3)联合使用制备拟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是否伴有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方法:选用Wistar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AlCl3,连续90 d,制备拟AD大鼠模型。给药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鲎试剂法测定体内内毒素(LPS)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 (IL-1)水平,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β位点APP内切酶(BACE)的mRNA表达。结果:拟AD模型大鼠血浆中LPS水平升高,海马APP mRNA、PS1 mRNA与BACE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D-半乳糖和AlCl3联合使用制备拟AD大鼠模型中有IETM的发生,并可能在AD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NTFs)的一员,能够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及生长发育,能防止神经元受损死亡,对外周和中枢神经有保护作用,对抗β淀粉样蛋白沉积所致的神经毒性作用及细胞凋亡,可诱发及维持突触前及突触后的长时程增强效应(LTP),参与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过程。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记忆、人格、学习、认知功能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的疾病,是老年人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自十余年前研究发现患者脑内BDNF的减少,推动了BDNF在AD患者中发病机制的研究。近几年研究发现在AD患者海马和皮质内BDNF 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表明BDNF水平与AD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与AD的关系已得到广泛重视。在AD的发病及发展过程中,外源性的BDNF可以保护神经元的完整性和功能,减少β淀粉样蛋白沉积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促进其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蛋白表达增强,促进内源性BDNF表达增强,进而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调节突触传递易化LTP,改善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丧失和精神、行为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它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肠道菌群作为共生于胃肠道生态系统的大量微生物,可通过肠道微生物-肠-脑轴这一双向交流信息系统与宿主相互作用。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AD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本文的目的是总结、讨论目前的研究结果以阐述肠道菌群在AD病情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了解AD潜在的发病机制,提出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主观性头晕(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CSD)的人格特征。方法:选取48例CSD患者作为实验组,以52例有前庭症状和合并有情绪障碍的慢性头晕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眩晕功能水平评分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在人口统计学、焦虑和抑郁水平、眩晕功能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内外向性E存在统计学差异(t=-4.297,P0.001),在神经质N和精神质P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SD患者较其他慢性头晕患者的性格偏内向,可能是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VM)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前庭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一般心理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3周的认知行为疗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399,-4.584;P0.01),试验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06,4.400;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可有效缓解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32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手术及保守疗法无明显效果的患者,施行高压氧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与伤后时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且有高度显著性,提示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应尽早使用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