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illis环形态与功能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不同角度分析Willis环的形态学变异及其功能状况。方法:分别采用脑尸解标本、血管铸型标本及动态血管造影资料进行Willis环的对比分析。结果:正常成人组尸体与活体Willis环分型无差异;活体正常组与活体病理组Willis环的比较有差异;活体正常组与活体病理组PCA供血类型有差异。结论:胎儿与成人、尸体与活体、静态与动态、正常与异常的有机结合能全面评价Willis环的形态学变异及其功能状况,为临床正确诊治脑血管病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酒精诱导大鼠脂肪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方法以56%酒精灌胃,造成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取血清测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取肝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NF-α、IL-6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毛发光泽差,食欲差,大便溏泻,体重增长缓慢(P〈0.01),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脂肪变性,血清中ALT、AST活性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肝组织中TNF-α、IL-6蛋白阳性产物呈棕褐色细颗粒状。结论肝细胞中TNF-α、IL-6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脑动脉DSA形态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各主要动脉的投影规律及其分支的显示率,为脑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40例全脑血管DSA系列图像,选择其中无脑血管疾病的51例进行观察。分别统计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时正常脑血管各主要分支的显示率;归纳大脑前动脉A1段、大脑中动脉M1段及大脑后动脉P1段在平面上的投影规律并分析总结了脑动脉的正常解剖学特征及其变异。结果:①脑底动脉变异较大;②颈内动脉照影时OA、AChA、ACoA、PCoA、ACA和MCA的显示率分别为96.1%、92.2%、52.9%、69.6%、100%和100%;③椎动脉造影时PICA、AICA、BA、SCA、PCA和PCoA的显示率分别为66.7%、62.7%、100%、70.6%、80.4%和41.2%。结论:①尽管脑底血管实际解剖关系较为复杂,但造影时反映到平面上可简捷的用“水平、上升、下降”等来描述血管的形态和走行;②虽然是平面图像,通过调整投照体位仍可非常逼真的反映血流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正常昆明小鼠胰腺导管上皮样细胞向胰岛样细胞分化的诱导条件。方法取正常成年昆明小鼠胰腺导管上皮进行原代培养,利用细胞贴壁时间的差异在培养24、48、72 h连续换液除去腺体细胞,在含2%胎牛血清的培养条件下除去成纤维细胞,使可以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生长的胰腺导管上皮样细胞形成优势生长。在此条件下培养并传代。取第三代细胞以无血清诱导培养基促使其分化。取诱导后3、5、7、14 d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ELISA检测诱导生成的胰岛样细胞在高糖刺激下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结果经过无血清诱导培养基诱导7 d后,胰腺导管上皮样细胞开始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胰岛素抗体染色阳性。14 d胰岛素抗体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该细胞在高糖刺激下可以分泌胰岛素。结论昆明小鼠胰腺导管上皮样细胞经过无血清培养基诱导可以向胰岛样细胞方向分化。并且该胰岛样细胞在高糖刺激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一完整无缺,外观无明显肥大和变异之离体人心右心房中发现下腔静脉瓣(半月形)的右端有独立的,半月形副瓣和腱索样结构。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左心房壁厚2mm,左心室壁最厚处14mm右心房壁厚3mm,右心室壁最厚处5mm。心内膜光滑完整。副瓣基部附着于下腔静脉口右缘稍下方。副瓣弧长16mm,游离缘中点与基部之间高2mm,弦长10mm,弦长中点至游离缘之间高2mm。副瓣与下腔静脉壁间有浅窦,向上开放。副瓣薄,内有数条细丝状结构在瓣近前端汇成一束,附于冠状窦口上端,是为副瓣腱索。“腱索”表面光滑完整。长42mm,宽1.5±0.5mm,厚约0.5mm。斜行横过右房其中份有5条细丝样结构离开腱索形成网,再连  相似文献   
6.
重组钩体基因多肽疫苗候选抗原p6 8(分子量 6 8× 10 3 )是作者构建的问号钩体赖型 0 17株基因库筛选的重组质粒表达抗原。该疫苗候选抗原具良好免疫原性 ,能激起体内强有力T B细胞协同效应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和动物保护性 (BALB c小鼠、豚鼠 )。然而 ,好的交叉保护是作为衡量疫苗候选抗原的金标准。因此 ,作者将该p6 8钩体重组基因保护性抗原按常规制备兔抗血清 ,分别与我国分布的主要致病钩体群、型强毒力组 :(1)菌号 0 17,黄疸出血群 ,赖型 ;(2 )菌号 5 6 6 0 7,澳洲群 ,澳洲型 ;(3)菌号 5 6 6 0 6 ,秋季热型 ;(4 )菌号 5 6 6…  相似文献   
7.
断层解剖学是用断层解剖的方法结合现代医学影像CT、MRI、超声等手段研究人体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的学科,它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其主要特点是保持器官结构在原位置的状态下,准确地显示它们的位置和毗邻关系。是分析现代医学影像CT、MRI、超声图像的重要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8.
脑底动脉观测及其在介入放射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脑底动脉环各组成血管的起源、分支、走行方向及其变异,为神经介入性插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0例福尔马林同定的头颅标本,获取Willis环并充分暴露脑底部血管后,观测脑底动脉环各组成血管的起源、分支、走向、变异及其长度和外径。结果:虽然脑底动脉变异较大,但仍有规律可循,81.5%的ACA起源于ICA的前壁;67.2%的ACoA连于ACA的内侧壁;75.5%的PCoA起源于ICA的后外侧壁;88.3%的PCA起源于BA的外侧壁等。结论:组成脑底动脉环各动脉的长度及直径的推荐值,与临床介入性插管有关的脑底动脉的开口方位,可作为介入神经影像学在临床介入性插管和预制特定形态的导管、导丝时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建钢  王凡  陈道邦  陈红  项涛 《解剖学杂志》2004,27(2):209-211,F004
近年研究发现,哺乳动物无论在胚胎发育期还是在成年,其中枢神经系统内都存在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这一发现为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在体外稳定的增殖与分化,为研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特性、干细胞移植以及建立细胞系等,提供了细胞来源和保证。本研究利用胎鼠和乳鼠的大脑皮层和海马,用含EGFP和bFGF的NSC培养基培养、分离了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并观察其生长、增殖和分化特点,以期为神经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Oddi括约肌(sphincterofOddi,SO)形态结构特点,为SO切开术及其病理生理意义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53例正常Vater区标本进行巨微解剖,免疫组化,Masson染色和体视学技术综合性观测.结果①SO可分为固有肌和十二指肠延续肌纤维两类,前者有内纵、外环两层;②SO与十二指肠环肌间有肌束联系;③自十二指肠大乳头尖至胆总管(commonbileduct,CBD)括约肌上界距离(15.92±4.97)mm;SO长(13.99±3.84)mm;从大乳头尖至CBD穿十二指肠肌层处间距(11.34±3.07)mm;SO最厚处(0.83±0.18)mm.结论SO形态特点可支持SO生理活动特征;为临床操作ERCP、SO压力检测和Oddi括约肌切开术等,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