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本文旨在探讨脑梗死患者AEEG表现在临床诊断的指导价值 ,并观察与CT、TCD的相关性 ,分析其与临床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收集本院 1997- 0 7~ 2 0 0 0 - 12门诊及住院脑梗死患者 60例 ,男 3 8例 ,女 2 2例。年龄 2 9~ 75岁 ,平均年龄 60 2 5岁。本组患者均有头昏、头痛症状。并有完整的CT、TCD检查资料 (均在 1~ 2周内检测 )。符合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1〕。1 2 方法使用oxforndmedilog 92 0 0型入道便携式磁带记录 2 4h脑电图监测仪 ,按照国际 10 / 2 0系统安置电极 ,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观察要点及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临床中的2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好转,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15~28天。结论: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对症、综合治疗的同时护理上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有针对性的进行饮食等的护理,解决患者的关键的饮食问题,积极配合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20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资料加以整理并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96%;脑脊液检查异常率为92%;CT检查异常率为75%。结论:脑电图更能较早、较准确地反映脑组织受损情况,且便于复查和追踪观察,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早期诊断、指导治疗、疗效观察、了解脑功能状况、跟踪随访、评估预后方面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如能与脑脊液、CT检查相结合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电子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方法:在电子胃镜下用抓物钳取出各种类型的食管异物。结果:22例食管异物患者,均顺利取出异物,成功率100%。结论:电子胃镜取食管异物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应作为食管中小异物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图(24小时AEEG)在脑死亡判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7例深昏迷患者24小时AEEG与TCD(经颅多普勒超声)、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SLSEP(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情况,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24小时AEEG监测示为2vu以下脑电活动,均为广泛重度异常动态脑电图。结合TCD、BAEP、SLSEP检测结果,最终临床判定脑死亡,终止临床治疗。结论:24小时AEEG对脑功能的早期判定、预后及"脑死亡"判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结合TCD、BAEP、SLSEP检测可以弥补临床判定技术上的不足,更准确地对脑死亡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厚叶岩白菜组培再生植株、种子苗和野生苗不同部位岩白菜素和儿茶素的含量,为人工种植厚叶岩白菜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C18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对不同厚叶岩白菜苗的主根、须根和叶片等不同部位中的岩白菜素、儿茶素含量进行HPLC分析比较.结果 厚叶岩白菜不同部位的岩白菜素、儿茶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主根和须根中岩白菜素的含量较高;但组培苗和种子苗与野生苗中的岩白菜素和儿茶素含量差别不大,甚至组培苗叶片岩白菜素含量高出种子苗和野生苗1倍;而儿茶素的含量组培苗主根、须根均高于种子苗和野生苗含量3倍左右.结论 该研究表明采用组培或种子人工种植的厚叶岩白菜其有效成分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评估靶器官损害的价值.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单纯高血压)各40例,监测两组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以及监测研究组不同靶器官损害患者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监测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合并2个或以上靶器官损害患者监测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高于合并1个靶器官损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使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监测,从而掌握每个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昼夜变化规律,以达到防治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报告:思者,高雪峰,男,33岁,肇源人。于2006年8月15日因行走不稳30年、间断抽搐25年以癫痫收入院。既往史:患者于3岁时出现行走不稳,自述行走时躯干部前后晃动,伴言语含糊、吐字呈平舌音、吞咽轻度困难。于8岁时,患者于活动中突然出现失神发作伴不自主的"哼"声,瞬间症状消失。约1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对不同原因昏迷患者预后判定的作用,以及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关系。方法:对40例昏迷患者进行AEEG、BAEP、SEP检测。按GCS昏迷评分分为3~5分组和6~8分组,并分析其与电生理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40例昏迷患者预后意识恢复伴或不伴有残疾者21例,持续植物状态者7例,死亡12例。GCS评分越低,昏迷程度越重,神经电生理检测异常级别愈高,临床死亡率也越高,相互之间呈平行关系。结论:临床把GCS评分与AEEG、BAEP、SEP检测有效地结合,能够为昏迷患者预后判定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