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能谱CT多平面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区域解剖变异检查的优势,分析OMC解剖变异与副鼻窦炎的相关性及对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副鼻窦能谱CT检查的2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轴位容积扫描后,行薄层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记录OMC发生变异的情况。结果 OMC解剖变异165例(鼻窦炎116例、非鼻窦炎49例),包括钩突偏移95例,钩突肥厚85例,钩突气化21例,中鼻甲气化28例,中鼻甲反向19例,鼻丘过度气化39例,筛泡过度气化45例,Haller气房12例。钩突变异,中鼻甲、鼻丘及筛泡过度气化与慢性副鼻窦炎关系密切。OMC单一变异和混合变异除中鼻甲反向、Haller气房外,均与慢性副鼻窦炎的发生有正相关性。结论能谱CT多平面重建能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区解剖变异及变异引起慢性副鼻窦炎的程度、范围,在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治疗手术方案制订及术中风险防范具有明显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脊柱腰段椎间盘水平倾角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生理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多平面重组成像对150例健康志愿者的腰段椎间盘水平倾角进行测量,并分析性别差异及年龄、身高和体重与椎间盘水平倾角的相关关系。结果:L5-S1、L4-5、L3-4、L2-3和L1-2的水平倾角分别为(30.2±7.4)°、(10.8±5.3)°、(0.0±4.5)°、(-5.3±3.3)°和(-6.7±3.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L5~S1椎间盘的水平倾角大于30°者占52.7%(79/150)。男性、女性组间椎间盘水平倾角L5-S1(28.3±7.0和32.3±7.3)与L4-5(9.5±4.5和12.2±5.7)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与L5-S1、L4-5、L1-2椎间盘水平倾角之间有轻度~中度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23、0.192和-0.306(P〈0.05)。身高与L5-S1、L4-5、L3-4、L1-2椎间盘水平倾角之间存在轻度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86、-0.274、-0.191和0.168(P〈0.05)。体重与L5-S1、L4-5椎间盘水平倾角之间存在轻度~中度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01和-0.246(P〈0.05)。结论:腰椎间盘的水平倾角具有由L5-S1、L4-5的明显脚侧倾斜方向逐渐变化为L2-3、L1-2的轻微头侧倾斜方向的规律,其中L3-4椎间盘更接近于水平面。腰椎间盘的水平倾角随着年龄、身高和体重的不同出现轻度~中度的变化,术前进行腰椎间盘水平倾角测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肌内注射(肌注)低张药物、口服阴性对比剂及肌注低张药物结合口服阴性对比剂3种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后对正常十二指肠壶腹及周围解剖结构显示的差异。方法将健康体检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分别采用肌注消旋山茛菪碱(654-2肌注组)、饮温开水(饮水组)和肌注654-2注射液结合饮温开水(654-2肌注+饮水组)进行肠道准备。3组体检者分别行肠道准备后壶腹部CT扫描。结果3种肠道准备后CT扫描图像对十二指肠肠腔扩张度,胆总管下段、壶腹部、十二指肠乳头及十二指肠黏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4-2肌注+饮水组十二指肠、壶腹部解剖结构的显示结果最佳。结论肌注低张药物结合口服阴性对比剂肠道准备后CT扫描有利于正常十二指肠、壶腹部周围解剖结构的显示,为最优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能反映腰椎间盘中水分子扩散运动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ent,ADC)值,探讨椎间盘髓核ADC值与椎间盘退行性变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63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进行腰椎MR常规序列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扫描,并测量L1/2~L5/S1椎间盘髓核ADC值。根据Pfirrmann分级法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盲法阅片将椎间盘分为Ⅰ~Ⅴ组。对比Ⅰ~Ⅴ组椎间盘髓核的平均ADC值,并对各组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63例301个腰椎间盘中,未发现符合Pfir-rmannⅠ级和Ⅱ级的椎间盘。PfirrmannⅢ~Ⅴ级椎间盘髓核平均ADC值分别为(1.59±0.23)×10-3mm2/s、(1.14±0.21)×10-3mm2/s、(0.84±0.23)×10-3mm2/s。Ⅲ~Ⅴ组椎间盘髓核的ADC值之间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髓核的ADC值可以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且随着退变程度的增加ADC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陈清生 《医学综述》2010,16(16):2505-2507
胆管系统病变的治疗和预后同病变的定位、定性、病变范围以及与病变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密切相关。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具有扫描速度快、脂肪抑制效率高、对各种伪影抑制好以及能够同时进行多种方式后处理等优点,能发现微小病变、对病变定性准确,能判断病变范围及与周围重要血管关系,在胆管系统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成为新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腰椎间盘及其内不同目标点的经后外侧旁穿刺径路的变化特征.方法 使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成像对150例"健康人"的腰段椎间盘进行测量观察,对比观察各个腰椎间盘正中矢状面上前中1/3交点、中点、中后1/3交点等不同穿刺目标点对经后外侧旁穿刺径路的矢状面夹角、后正中旁开距离的影响.结果 在各椎间盘水平,同一椎间盘平面经后外侧旁入路穿刺间盘中后1/3交点、中点、前中1/3交点的穿刺径路矢状面夹角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各椎间盘水平,同一椎间盘平面经后外侧旁入路穿刺椎间盘中后1/3交点、中点、前中1/3交点的穿刺径路后正中旁开距离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后外侧入路穿刺L5/S1椎间盘中后1/3交点、中点及前中1/3交点的穿刺径线受同侧髂嵴阻挡率分别为52.7%(79/150)、23.3%(35/150)、12%(18/150).结论 术前根据不同穿刺治疗目的 ,进行腰椎间盘穿刺径线的精确CT测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超导核磁共振(MRI)、多层螺旋CT(MSCT)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96例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及MRI、CT资料,以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系统)分级为金标准,分析MRI、MSCT分级诊断准确率。结果 96例患者中BISAP评分诊断62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24例中重度急性胰腺炎(MSAP)。改良的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诊断60例MAP,诊断准确率为93.0%;诊断22例MSAP,诊断准确率95.5%。MRI评分诊断62例MAP,诊断准确率为96.5%;诊断23例MSAP,诊断准确率为98.8%。结论 CT、MR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及分级中具有很高的价值;MRI在较轻型胰腺炎、以及由于碘过敏无法进行增强扫描患者中具有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