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研究依帕司他与胰激肽原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于该院就诊时DP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疗程均为4周.采用总症状评分(TSS)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用药前后TSS评分均改善[(5.58±2.83)vs(2.35±1.88)分,(5.60±2.19)vs(4.06±2.10)分,P<0.01].两组治疗后T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1.88)vs(4.06±2.10),P<0.01].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要优于胰激肽原酶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Sidt2基因剔除小鼠的肺组织超微结构,探讨Sidt2基因在肺脏形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利用基因打靶及同源重组技术获得的Sidt2基因全身剔除小鼠和野生型B129品系小鼠合笼交配,鼠尾提取DNA进行基因型鉴定,挑选出子代Sidt2-/+小鼠,同笼交配,再挑选出子代Sidt2-/-小鼠为实验组,以同窝野生型小鼠为对照,进行DNA、RNA和Western鉴定,并行肺组织光镜和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通过DNA、RNA、蛋白质水平验证模型构造成功。光镜下对照鼠肺泡壁光滑,仅有少量粒细胞浸润;模型鼠肺泡间质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多处炎症细胞呈灶状分布。电镜下对照鼠的肺组织形态较规则;模型鼠可见肺泡上皮细胞崩解,毛细血管充血及基底膜增厚。结论:Sidt2基因剔除可影响小鼠肺组织形态,表现为细胞坏死,毛细血管充血及基底膜增厚,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造成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18岁。因原发性闭经及多饮、多尿、多食伴消瘦1月入院。患者系足月顺产第3胎,父母非近亲婚配。无糖尿病家族史。有一兄一姐均已婚并正常生育。查体:身高155cm,体重45kg。智力正常,无听力障碍。无颈蹼及肘外翻,心、肺正常。无阴、腋毛,乳房未发育,外生殖器女性幼稚型,阴蒂不大。B超检查示始基子宫,无卵巢及隐蔽睾丸。实验室检查:肝、肾、甲状腺功能正常。血糖20.57作者单位:241001芜湖市,安徽省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内分泌科(张安素、陈月平、常虹),遗传医学中心(徐毓琦)mmol/…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早发和迟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9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诊断时年龄分为早发组和迟发组,比较两组在BMI、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BCI)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①早发2型糖尿病组BMI、甘油三酯(TG)高于迟发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于迟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2型糖尿病家族聚集倾向更明显.②早发2型糖尿病组Homa-IR较迟发组增高(P<0.05),HBCI两组相似.结论 ①早发2型糖尿病组存在更显著的家族聚集性和更严重的代谢紊乱,②早发2型糖尿病组有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相对的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血清泌乳素(PRL)测定的临床应用,发现PRL瘤在垂体瘤中最常见,占机能性腺瘤的首位,约40%~60%。近年临床  相似文献   
6.
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新型口服降糖药物———那格列奈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4 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那格列奈组和对照组(瑞格列奈组) ,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测定指标包括空腹指尖血糖、空腹静脉血浆血糖、餐后2h指尖血糖、餐后2h静脉血浆血糖和HbA1c等。结果 ①那格列奈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血浆血糖、餐后2h血浆血糖及HbA1c均有显著下降,均值分别下降1.6 3mmol/L、4 .4 3mmol/L、1.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后两组间空腹血浆血糖及餐后2h血浆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与治疗前比较,那格列奈治疗后血胆固醇、血压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药物观察期间未发生低血糖及消化道反应等。结论 那格列奈有明确的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的作用,副反应发生率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一个安全有效的口服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前列地尔注射液专科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循证评估,为临床处方点评及医嘱审核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判断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内分泌科医嘱审核中发现的前列地尔注射液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按照Cochrane手册5.1及GRADE系统要求建立超说明书用药的循证评价流程,判断其超说明书用药有无循证依据。结果:医嘱审核汇总后有4项前列地尔注射液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其中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有指南和(或)权威医学专著记录,评估为有循证证据;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根据CDSR和DARE结论评估为无循证证据;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对临床试验进行GRADE评级后评估为无循证证据。结论:利用循证评价方法和流程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评估,不仅有助于临床药师开展日常工作,更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131I治疗甲亢604例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31I治疗甲亢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甲状腺质量和最高吸碘率等给予604例甲亢患者个性化^131I治疗,^131I于治疗后1、3、6、12个月随访,对甲亢、Graves眼病、甲亢性心脏病、低钾周期性麻痹、谷丙转氨酶升高、粒细胞减少及甲状腺大小等的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374例(61.9%),部分缓解101例(16.8%),甲减112例(18.5%),无效17(2.8%),总有效率为97.2%,治愈率为80.4%。^131I治疗Graves眼病总有效率83.7%,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总有效率95.6%,同时可以缓解低钾周期性麻痹症状,改善肝功能,升高粒细胞,缩小甲状腺。结论^131I治疗甲亢及其伴发症安全有效,但要注意甲减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联合泼尼松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9月-2008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78例亚甲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对照组有2例失访,37例完成观察,治疗组39例.两组均予以泼尼松治疗(30 mg/d),治疗组加服亚硒酸钠,总疗程8周左右.结果:经过8周治疗,第2、4周亚硒酸钠组的血沉低于对照组(P<0.05),亚硒酸钠组2 h、6 h和24 h吸碘率的高于对照组(P<0.01),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硒酸钠可以缩短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